联系我们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已有成就 | 法律法规 | 审判机构 | 政策精神 | 审判信息 | 案例分析 | 文书精选 | 法官论坛 | 学术讨论 | 行政执法 | 诉讼讲座
      专家专栏 | 记者专栏 | 来稿选登 | 协会动态 | 网友论坛 | 国际条约 | 域外法制 | 环球科技 | 读者来信 | 对外交流 | 各地法院
      照片选登 | 问题解答 | 随      笔 | 书       讯 | 站点地图 | 中文繁体 | English   | 在线投诉 | 我要在线投诉
 
您的位置:首页 - 政策精神
蒋志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施知识产权战略,是破解知识财产涌流瓶颈问题的英明决策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性国家,实施知识产权战略,是破解知识财产涌流瓶颈问题的英明决策

 

 

2007年年末,国家法官学院和最高法院知识产权审判庭在云南昆明联合举办了全国知识产权法律适用培训班,约300多名地知识产权法官参加了培训。这项措施为提高全国法院知识产权审判水平,为2008年我国全面实施知识战略,提高司法保护执法能力,奠定了基础。

 

最高法院审判委员委员、知识产权审判庭庭长蒋志培博士在培训班首日的授课中,强调17大报告提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性国家,实施知识产权战略,是我国破解知识财产涌流瓶颈问题的英明决策。

 

蒋志培庭长指出,人民法院的知识产权审判工作,与实施国家知识产权战略和建设创新性国家大局的关系极为紧密,当前要加强审判工作为建设创新国家大局服务重要性的认识。学习17大报告要紧密联系审判工作的实际来学,要首先解决认识问题、观念问题。

 

他说从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六中全会以来,中央决策建立创新国家和构建和谐社会,要转变经济增长的方式,走自主创新、拥有更多的自主知识产权的经济发展道路。这是对我国经济发展和对国际政经形势进行客观分析得出的科学结论,也是对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五年来的经验总结。

 

最近胜利闭幕的党的十七次代表大会,胡锦涛作了大会报告。其中更加明确今后注重科技创新发展模式的走向。知识产权法官要认真学习理解报告中这些科学论断:

 

实现未来经济发展目标,关键要在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方面取得重大进展。要大力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更加注重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提高节能环保水平、提高经济整体素质和国际竞争力。

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认真落实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加大对自主创新投入,着力突破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技术。加快建设国家创新体系,支持基础研究、前沿技术研究、社会公益性技术研究。

引导和支持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促进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深化科技管理体制改革。实施知识产权战略。充分利用国际科技资源。进一步营造鼓励创新的环境,培养造就世界一流科学家和科技领军人才,使创新智慧竞相迸发、创新人才大量涌现。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要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坚持扩大国内需求特别是消费需求的方针,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

 

蒋志培庭长说,实现上述战略发展目标的整个过程,都需要实施知识产权战略的支撑,都需要对知识产权强有力的司法保护。同时也是对人民法院审判工作的巨大挑战和考验。

 

他说概括起来,今后我国知识产权司法保护工作面临三方面的挑战,第一、严峻的国际挑战,国际间科技经贸发展不平衡性将长期存在,我国仍处于发展中国家的发展格局不会短期得到改变。知识产权制度会日益成为国家间科技经济贸易利益矛盾冲突和解决的工具和渠道。当前国际知识产权保护态势正在发生深刻变化,国际间在关注规则建立的同时,更加关注执法问题。我国知识产权保护会为国际社会所不断关注,一些涉外知识产权案件和案件持续增长的趋势,已经表明入世对知识产权审判工作产生了深刻影响。在严峻的国际挑战和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面前,如何处理好知识产权案件特别是涉外知识产权案件,将是对我国知识产权法制和司法保护工作的重大考验。

 

第二,国家的战略决策和我国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对知识产权审判工作提出了新要求。一方面,在知识经济崛起的时代背景下,知识产权保护不仅是一般意义上民事权利的保护问题,已经涉及国家的整体发展战略和重大国家利益。鼓励发明创造和智力创作,依法保护知识产权,有利于促进社会生产力和国民经济的发展,符合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国家的一系列方针、政策表明,知识产权保护已成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战略措施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通过知识产权司法保护提升我国企业的自主知识产权竞争能力,保障科教兴国战略目标的实现,是党和国家对新时期法院工作提出的新的、更高的要求。

另一方面,国内处于向市场经济转轨阶段和时期,所面临的更迫切要求解决的社会危机和矛盾等很多;同时盗版假冒制假贩假活动与国际走私、盗版假冒侵权犯罪相互勾结,某些地区、某些领域假冒盗版侵权、犯罪行为猖獗,会使知识产权司法保护的任务艰巨。

 

第三,法律适用和专业技术难题突出,我国知识产权审判机制和工作有待进一步加强和完善。知识产权审判面临许多复杂、疑难专业技术以及新的法律适用和诉讼制度建设问题,需要通过完善立法和制定司法解释等予以明确和规范,需要法官和其他执法者付出创造性劳动。这是对知识产权法官队伍的专业性和政治素质的考验。

 

蒋志培强调,在制定和实施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的过程中,要更新观念,与时俱进,态度鲜明,脚踏实地,要从充分发挥法院的综合审判职能出发,着眼于制度、机制创新的长远战略角度,冲破局部、部门的狭隘眼界,加紧工作,解决突出的问题,为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的顺利实施、为完成17大提出的既定目标做出贡献。

文章出处:
本网发布时间:2008-1-9 22:20:29
[推荐朋友] [关闭窗口]  [回到顶部]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