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志培博士:上海要建立公正、高效、便捷和权威的知识产权司法保护机制,成为知识产权良好保护环境和提供最佳服务重镇之一
2007年12月4日在上海知识产权第三次专家咨询委员会上,最高法院审判委员会委员、知识产权审判庭庭长蒋志培博士就新形势下上海知识产权工作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发表意见:
首先,国家发展的大政方针已定,上海发展应当在国家大局中定位。党的17大报告指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是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是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知识产权从国民经济发展全局出发,把自主创新的战略意义提到了新的高度。这是发展对知识产权工作的内在挑战。
要看到国际知识产权强势保护的挑战仍然会持续增长,对此应当有着高度的重视。因此,要注重知识产权法律保护工作体制和机制的创新,要形成上海经济、上海区域经济发展、上海向全国和国际辐射发展软环境的形成,这将成为软环境的重要环节。
其次,上海要建立公正、高效和权威的知识产权司法保护机制,成为全国和国际知识产权良好保护环境和提供最佳相关服务的重镇之一。上海经济科技发展、市场成熟完善要求建立公正、高效、权威和国际化的司法保护机制,多年的发展和已有出色工作也提供了建立这种机制的基础和可能。
蒋志培博士强调,知识产权司法保护机制具有其特点,市场经济不可或缺,崇尚民主法制,具有刑、民和行政有力和多种救济措施的充分保护,具有程序的稳定性与调解的和谐手段,具有私权保护弹性和司法主权性,公开审判对社会和舆论具有较强的影响性,是最具国际化与现代化的法律机制。
从全国的角度看上海知识产权保护,具有与别的省区不同的特点。要建立最公正、高效和权威的司法机制,要在公正、便捷、国际化等方便走在全国的前面,来支撑上海和国家的发展。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国际化的比较完善、可靠的知识产权司法保护屏障。
蒋志培博士在谈到完善上海知识产权司法保护机制的具体工作时说,在认识上要将知识产权司法保护机制作为上海实施知识产权战略重点之一,在国家司法体制改革和实施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的总体安排下,在机制创新中解决遇到的问题,整合知识产权司法保护资源。上海要有最优秀的知识产权审判人才,要在法律和专业技术以及诉讼技巧上居于全国的领先地位。要注重培养和保有知识产权司法人才。
蒋志培博士强调,上海要建立和完善与知识产权司法保护机制相关系统,如知识产权中介服务系统,如诉讼等代理、调查、评估等方面的水平要大幅提高和完善,依靠机制提升知识产权司法保护水平。
王景川、吴汉东、陶鑫良、张平、王正发、吕薇、吕国强、程恩复、张乃根、张为安等都发表了自己的见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