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已有成就 | 法律法规 | 审判机构 | 政策精神 | 审判信息 | 案例分析 | 文书精选 | 法官论坛 | 学术讨论 | 行政执法 | 诉讼讲座
      专家专栏 | 记者专栏 | 来稿选登 | 协会动态 | 网友论坛 | 国际条约 | 域外法制 | 环球科技 | 读者来信 | 对外交流 | 各地法院
      照片选登 | 问题解答 | 随      笔 | 书       讯 | 站点地图 | 中文繁体 | English   | 在线投诉 | 我要在线投诉
 
您的位置:首页 - 政策精神
柳斌杰:加大保护力度 促进产业发展
柳斌杰:加大保护力度 促进产业发展

发布时间:2007年08月17日  来源于:人民日报
 
 

  随着数字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广泛应用,互联网在为人们获取信息提供便利的同时,也深刻地影响了传统知识产权的管理模式,对现行的版权保护制度提出了挑战。在这一背景下,如何有效利用知识产权制度,通过知识产权的创造、管理、保护和运用来促进互联网产业的健康发展,是知识产权界和互联网产业界共同关心的问题。

  数字网络技术给版权保护制度带来的巨大冲击,至少呈现以下几个特点:一是版权作品的种类和数量快速增加,版权作品的创作、传播、使用队伍不断壮大。二是网络环境下的版权保护新问题层出不穷,矛盾越显突出。三是数字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发展使版权保护的难度增大了。数字网络技术给版权制度带来的以上冲击,使得版权与其他知识产权相比,对“保护”有更大的依赖性。但当前,一些网站未经授权大量非法复制、上载和传播他人的作品,或以“私服”、“外挂”等方式非法从事互联网游戏经营行为,不仅严重侵害了权利人的合法权益,扰乱了正常的网络经营传播秩序,影响互联网产业的健康发展,而且将对图书、音乐、影视等传统产业带来灾难性打击。互联网产业的发展离不开产品和内容的创新,而这种创新必须有完善的版权制度作保障。只有妥善处理好传统作品在网络环境下的授权使用关系,才能实现互联网与传统出版、音乐、影视产业的协调发展。因此,能否进一步完善版权保护制度,有效保护网络版权、打击在线盗版行为对互联网产业以及其他版权相关产业的健康发展至关重要。

  近年来,中国政府不断加大网络文化建设和管理力度,加强网络环境下的知识产权保护工作,在推进网络版权保护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网络环境下的版权保护法律法规体系初步建立,2006年7月《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正式实施;国际承诺付诸实施的《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版权条约》和《世界知识产权组织表演和录音制品条约》两个互联网国际条约于今年6月9日在中国正式生效;打击网络侵权盗版工作力度不断加大,“反盗版百日行动”、“反盗版天天行动”和连续两年开展的“打击网络侵权盗版专项行动”取得明显成效;互联网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不断增强,形成了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网络文化产品。

  当前互联网产业面临着难得的发展机遇,我们将进一步强化网络环境下的版权执法,坚持不懈地开展宣传教育工作,充分利用先进的数字技术手段强化版权保护,不断完善版权中介和社会服务体系,大力培育版权相关产业示范企业,着力加强国际版权合作,共同推进网络版权保护,促进互联网产业的健康发展。
 
 
相关链接

柳斌杰: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离不开知识产权保护 (2007-07-18)
国家版权局局长柳斌杰:中国网游产业未来几年仍将高速增长 (2007-07-12)
新闻出版总署署长柳斌杰:要建立扫黄打非立体防线 (2007-03-07)
柳斌杰:中国已经与国外50多个期刊进行了版权合作 (2007-05-15)
新闻出版总署柳斌杰:推进“6项工作”净化文化市场 (2007-07-06)
文章出处:
本网发布时间:2007-8-22 6:08:29
[推荐朋友] [关闭窗口]  [回到顶部]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