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已有成就 | 法律法规 | 审判机构 | 政策精神 | 审判信息 | 案例分析 | 文书精选 | 法官论坛 | 学术讨论 | 行政执法 | 诉讼讲座
      专家专栏 | 记者专栏 | 来稿选登 | 协会动态 | 网友论坛 | 国际条约 | 域外法制 | 环球科技 | 读者来信 | 对外交流 | 各地法院
      照片选登 | 问题解答 | 随      笔 | 书       讯 | 站点地图 | 中文繁体 | english   | 在线投诉 | 我要在线投诉
 
您的位置:首页 - 记者专栏
我国着力培养青少年创新与知识产权保护意识
我国着力培养青少年创新与知识产权保护意识

发布时间:2007年07月25日  来源于:新华网
 
 

  新华网北京7月24日电(记者 崔静)运用一个硬纸箱、一把剪刀、一卷胶带、一团棉线,制作出一个可以承载单人的纸箱车,并“驾驶”它以最快的速度行走50米……在北京近日举行的首届中国青少年创意大赛上,作为比赛团体项目的“纸箱车大赛”,引起了报名参赛的中国各地中小学生的极大热情。

  将硬纸壳层层撕开卷成坚硬的车轮和车轴,将车轮隐藏在车体下面以提高“行驶”速度,设计出方向盘以增强纸箱车的灵活性……孩子们的奇思妙想令比赛裁判啧啧称赞。

  “别小看这些简单的纸箱车,它们每一个都可以申请专利!”创意大赛组委会负责人罗凡华兴奋地告诉记者,实际上,参加比赛的1200多名小选手中,最大的只有18岁,最小的才7岁,他们有的来自北京、上海等大城市,也有的来自黑龙江萝北县江滨农场中学和福建省兰田村的中小学校。

  “看到孩子们小小年纪就有如此大的创造力,我的心里热腾腾的。中国的发明事业后继有人了。”老一代发明家、“王码五笔字型”的发明人王永民在24日的颁奖仪式上不禁感叹。

  创意大赛、专家讲座、图片展览……近年来,中国教育、知识产权等有关部门通过各种形式的活动,着力培养青少年创新意识,在青少年中刮起一阵“创新之风”。不少有识之士更是从教育体制的层面思考如何激发青少年的创新热情。

  不少制度障碍正在被打破。2006年,山东师范大学附中高三学生潘立群因发明可解决交通中色觉障碍的交通信号灯,在国际中学生创新成果展评中获得“最佳国际优秀项目奖”,而被山东大学破格录取。像潘立群一样,越来越多的中国孩子因为勇于发明创新,摆脱了传统应试教育的老路,脱颖而出。

  “建设创新型国家是一个系统工程,中国政府及全社会都在共同努力,为青少年扫除体制上的障碍,激发孩子们的创新热情,为国家培养创新人才。”中国教育学会常务副会长郭永福说。

  在各种各样的创新教育活动中,孩子们不仅感受到了创新的乐趣,对知识产权保护也有了新的认识。

  “中国青少年携起手来,尊重创新成果,保护知识产权,抵制侵权盗版……”创意大赛颁奖仪式上,数百名参赛中小学生发出的“中国青少年保护知识产权宣言”铿锵有力。(完)
 
 
相关链接

我国发表全球首份《青少年保护知识产权宣言》 (2007-07-25)
文章出处:
本网发布时间:2007-7-26 6:23:28
[推荐朋友] [关闭窗口]  [回到顶部]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