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已有成就 | 法律法规 | 审判机构 | 政策精神 | 审判信息 | 案例分析 | 文书精选 | 法官论坛 | 学术讨论 | 行政执法 | 诉讼讲座
      专家专栏 | 记者专栏 | 来稿选登 | 协会动态 | 网友论坛 | 国际条约 | 域外法制 | 环球科技 | 读者来信 | 对外交流 | 各地法院
      照片选登 | 问题解答 | 随      笔 | 书       讯 | 站点地图 | 中文繁体 | english   | 在线投诉 | 我要在线投诉
 
您的位置:首页 - 记者专栏
最高法:驰名商标认定不能“神化”和“异化”
最高法:驰名商标认定不能“神化”和“异化”
2007年05月31日 07:06:58  来源:中国青年报
 

    最高人民法院知识产权庭负责人今天接受记者采访时提醒,要防止商标权滥用,驰名商标认定不能“神化”和“异化”。

    近来,一些商标权人出于追求荣誉称号、广告效应等商业价值的需要,将驰名商标作为“金字招牌”,超越权利保护的范围,滥用诉讼权利,打击竞争对手;也有的地方片面将“争创”驰名商标作为政绩考核的指标。

    对此,最高人民法院知识产权庭负责人称,由于驰名商标具有较高声誉和广为公众熟知的特性,经过司法认定的驰名商标进一步促进了企业无形财产的形成和发展,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品牌经济的发展,但需防止驰名商标认定制度的异化。

    我国法院对驰名商标实行被动认定、个案认定。据统计,自2001年以来,地方各级人民法院受理涉及商标的民事纠纷案件7000余件,依法认定了200余件驰名商标。如北京二中院认定了“rolex”商标(钟表)、浙江高院认定了“帅康”商标(吸排油烟机等)、湖北高院认定了“立邦”商标(涂料)等。

    这位负责人说,司法认定驰名商标只是将其作为案件事实,而不是授予商标权人“荣誉称号”。商标是否驰名,只是一个动态的事实。如果一味追求驰名商标的品牌效应,而忽略对驰名商标品质的不断创造和精心维护,甚至将驰名商标作为打击竞争对手的手段,就违背了驰名商标保护的立法本意,也不可能得到法院的支持。

    “人民法院认定驰名商标的基本方向是,既不过高过严地抬高认定的标准和条件,使驰名商标高不可攀,也不刻意降低司法认定的门槛,而是严格依照驰名商标保护制度的立法意图和法定条件,依法予以认定和保护。”他说,这样既避免驰名商标认定的“神化”和“异化”,也防止商标权的滥用。

    据悉,今年最高人民法院将对驰名商标司法保护进行调研,条件成熟时制定和完善驰名商标司法认定的适用标准。(记者 崔丽)

    最高法院将制定和完善驰名商标司法认定适用标准

    近期有媒体报道,一些商标权人为追求广告效应,将驰名商标作为“金字招牌”,超越权利保护的范围,滥用权利。对此,最高人民法院知识产权庭负责人今天表示,这些现象和问题的存在,一定程度上使近两年通过司法程序认定的驰名商标的数量增长较快,给人民法院认定驰名商标增加了一些压力和难度。

  相关评论      
相关稿件
· "好想你""真的好想你"俩冤家齐告商标评审委员会
· 沪港"观奇"引发商标纠纷 上海观奇被判更名赔偿
· 少数民族文字“水书”成为个人注册商标引争议
· 天津首个集体商标注册成功 98户村民共拥1商标
· [教育]"北大清华"等被注册为商标 脑瘫双学士的创业故事
文章出处:
本网发布时间:2007-5-31 8:25:28
[推荐朋友] [关闭窗口]  [回到顶部]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