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1日,胡锦涛主席特别代表、国务院副总理吴仪抵达华盛顿,出席即将在这里举行的第二次中美战略经济对话。这是美国财政部长保尔森到机场迎接吴仪副总理。 新华社记者 饶爱民摄
新华网华盛顿5月21日电(记者车玉明 严锋)国务院副总理吴仪21日中午抵达华盛顿,她和美国财政部长保尔森将作为中美两国元首的特别代表,共同主持将于22日至23日在这里举行的第二次中美战略经济对话。
中美双方对这次对话高度重视,双方都派出了强大阵容的官员。中国代表团将有财政部、国家发改委、科技部、信息产业部、商务部、卫生部、人民银行、海关总署、质检总局、环保总局、民航总局、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等十几个部委的负责人出席。
美方出席的有农业部长约翰斯、商务部长古铁雷斯、劳工部长赵小兰、卫生与公众服务部长莱维特、运输部长彼得斯、能源部长博德曼、贸易代表施瓦布、环境保护署署长约翰逊以及联邦储备委员会主席伯南克等。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姜瑜此前表示,这次对话双方将围绕服务业、投资与透明度,能源和环境,平衡增长和创新等议题进行讨论。中方希望通过第二次中美战略经济对话与美方进一步扩大共识,促进双方在各领域的互利合作,推动中美经贸以及战略性合作关系向前发展。
中美战略经济对话是去年9月根据两国领导人共识宣布启动的。这一对话机制主要讨论两国共同感兴趣和关切的双边和全球性战略经济问题。对话一年两次,轮流在两国首都举行。
2006年12月,首次中美战略经济对话在北京举行。在一天半的时间里,双方围绕“中国的发展道路和中国经济发展战略”的主题进行了讨论。双方通过对话增进了了解,扩大了共识,加强了互信,还就一些具体问题达成共识,双方对首次对话的成果表示满意。
资料图片:2006年9月20日,国务院副总理吴仪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与美国总统特别代表、财政部长保尔森会谈。会谈结束后,吴仪和保尔森一起会见中外记者,共同宣布正式启动中美战略经济对话机制。新华社记者黄敬文摄
吴仪《华尔街日报》撰文:推进中美贸易互利共赢
中美互利的经贸关系意味着两国的企业获得了良好的投资回报;增加了两国人民的福祉;也推动了各自经济的增长和转型。
中美两国需要通过加强对话和协商以合理的方式解决双边经贸问题;应该避免将贸易问题政治化的企图。
贸易逆差是由同经济全球化相关的众多因素导致的,如储蓄和投资相关性、劳动力和投资配置的国际差异等等。美国与中国的商品贸易逆差也是这些宏观因素的反映。 >>全文
=== 聚焦中美第二次战略经济对话 ===
3月7日,国务院副总理吴仪和美国财政部长保尔森在北京举行会晤。新华社记者 李涛 摄
新华网华盛顿5月19日电(记者 刘洪)“我认为最重要的一点在于,美国和中国通过战略经济对话可坦诚讨论相关问题,共同探寻解决途径,并有希望最终达成互利协议,”美国前贸易代表巴尔舍夫斯基日前在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对即将举行的第二次中美战略经济对话作出了这样的评论。
新华网北京5月15日电(记者白洁 常璐)外交部发言人姜瑜15日在例行记者会上表示,希望通过第二次中美战略经济对话与美方进一步扩大共识,促进双方在各领域的互利合作,推动中美经贸以及战略性合作关系向前发展。
据人民日报报道,名单中除美国总统布什的特别代表、财政部长亨利·保尔森和美联储主席本·伯南克以外,农业部长、商务部长、劳工部长、卫生和公众服务部部长、能源部长、美国贸易代表苏珊·施瓦布等也将出席会议。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将在会议开幕式上致词。
下周二,国务院副总理吴仪率领的中国代表团将与美国财政部长保尔森为首的美国代表团进行双边经贸对话。分析人士认为,中美贸易、汇率、能源、环保、服务业、创新和知识产权、平衡发展、透明度等将成为本次对话的焦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