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保护知识产权工作组办公室主任、商务部副部长姜增伟在此间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今年中国保护知识产权工作的一个明显特点是要加大司法保护的力度,保持打击知识产权违法犯罪的高压态势。
他透露,二00七年中国政府将重点加大知识产权违法犯罪行为的审判工作力度。要依法运用各种刑事制裁措施,严惩侵犯知识产权违法犯罪行为,同时将妥善审理知识产权民事案件,严格规范市场竞争秩序并依法支持行政机关制裁侵权行为。
今年以来,中国对于知识产权侵权案件的处罚更趋严厉。继年初最高院出台有关知识产权的两个司法解释后,最近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检察院又联合发布了办理知识产权刑事案件的司法解释,降低了追究盗版的刑事责任门槛。定罪数量标准确定为五百张(份)以上,而此前则为一千张(份)以上。该解释还规定了对四种知识产权犯罪不适用缓刑。
姜增伟表示,为增强法律的实用性和威慑力,今年还将加强对法律适用问题的审判监督,重点监督不同法院裁判标准不一致的案件、在法律适用上具有普遍意义的案件以及涉及专利商标确权司法审查一般标准的案件,加强对关联案件的协调工作,建立健全案例指导制度。
入世五年来,中国知识产权案件明显增多。在民事案件方面,二00二年至二00六年,全国法院一审收案五万四千三百二十一件,年均增长一成七;在行政案件方面,二00六年全国法院一审收案一千三百九十六件;在刑事案件方面,二00五年、二00六年全国法院审结侵犯知识产权犯罪案件五百零五件、七百六十九件,分别比上年增长三成一和五成二。
与此同时,对侵犯知识产权违法犯罪行为的打击力度也不断加大。在去年开展的“阳光行动”、“蓝天展会行动”等七个知识产权专项行动中,共批捕犯罪嫌疑人九百八十八人,涉案金额近十亿元人民币。(记者 俞岚)
在4月26日世界知识产权日到来之际,最高人民法院评选出了2006年全国十个知识产权案例,这十个案例从不同方面反映了我国对知识产权的司法保护状况。
新华网日内瓦4月25日电(记者 杨京德)在第七个世界知识产权日来临之际,世界知识产权组织亚太局官员刘杰在世界知识产权组织总部接受了新华社记者的采访。他表示,保护知识产权是为了更好地鼓励发明创造,如果没有知识产权保护,从事创新发明的个人和企业的投入得不到回报,将影响科技进步和经济发展。
刘杰说,科技创新发明需要很大投入,创新投资通过产品的生产和销售得到回报。科技创新和知识产权保护相互关联,知识产权保护氛围好,创新个人和企业投入就多,自主创新及其效益随之增加,所得利润再投入创新的比例也会增加,如此形成良性循环。
他认为,没有健全有效的知识产权保护机制,创新发明会面临被侵权、仿制假冒的危险,从而遭受重大损失,直接影响经济和社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