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已有成就 | 法律法规 | 审判机构 | 政策精神 | 审判信息 | 案例分析 | 文书精选 | 法官论坛 | 学术讨论 | 行政执法 | 诉讼讲座
      专家专栏 | 记者专栏 | 来稿选登 | 协会动态 | 网友论坛 | 国际条约 | 域外法制 | 环球科技 | 读者来信 | 对外交流 | 各地法院
      照片选登 | 问题解答 | 随      笔 | 书       讯 | 站点地图 | 中文繁体 | english   | 在线投诉 | 我要在线投诉
 
您的位置:首页 - 著作权类法官论坛
关于著作权侵权诉讼举证责任的分配(1)

 

 

关于著作权侵权诉讼举证责任的分配

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知识产权庭  陈锦川

 

一、民事诉讼举证责任分配的基本原则

关于举证责任,在学理上大致有行为责任说、双重含义说和危险负担说三种观点[1]200241日起施行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以下简称《证据规定》)第二条规定:“当事人对自己提出的诉讼请求所依据的事实或者反驳对方诉讼请求所依据的事实有责任提供证据加以证明。没有证据或者证据不足以证明当事人的事实主张的,由负有举证责任的当事人承担不利后果。”显然,《证据规定》采双重含义说。根据该学说,举证责任是指当事人对自己提出的主张有提供证据进行证明的责任,具体包含行为意义上的举证责任和结果意义上的举证责任两层含义:其一,行为意义上的举证责任是指当事人对自己提出的主张有提供证据的责任。其二,结果意义上的举证责任是指待证事实真伪不明时由依法负有证明责任的人承担不利后果的责任。

根据我国民事诉讼法及《证据规定》,我国民事诉讼举证责任分配遵循以下原则:

第一,当事人对自己提出的诉讼请求所依据的事实或者反驳对方诉讼请求所依据的事实有责任提供证据加以证明。在我国民事诉讼法第六十四条“谁主张,谁举证”的原则的基础上,《证据规定》借鉴了法律要件分类说的基本观点,确认了上述举证责任的一般原则[2]。根据该原则,具体的举证责任分配是:凡主张权利存在的人,应就权利产生的法律要件事实举证(如订立合同、存在构成侵权责任的事实等);否定权利存在的人,应对妨碍该权利的法律要件举证;主张权利消灭的人,应对权利已经消灭的法律要件事实举证;主张权利受制的人,应对权利受制的法律要件事实举证。

第二,在实体法或者最高法院的司法解释对举证责任分配做出明确规定的情况下,举证责任分配按法律或司法解释予以确定。针对法律要件分类说的不完善之处,我国法律除了按照法律要件分类说的规则确认了上述举证责任的一般原则外,还通过法律或司法解释对一些特殊情形下的举证责任分配做了规定,如《证据规定》第四条对因新产品制造方法发明专利引起的专利侵权诉讼等八种侵权诉讼,第五、六条分别对合同纠纷案件、劳动争议纠纷案件等举证责任分配所作的规定。因此,在法律或司法解释有规定,而该规定与按照法律要件分类说的规则分配举证责任的结果不一致时,应按照法律或司法解释的规定。

第三,在法律没有具体规定,依现有规则又无法确定举证责任承担时,根据公平原则和诚实信用原则等确定举证责任的承担。《证据规定》第七条规定:在法律没有具体规定,依本规定及其他司法解释无法确定举证责任承担时,人民法院可以根据公平原则和诚实信用原则,综合当事人举证能力等因素确定举证责任的承担。《证据规定》做出这样的规定,主要是考虑到立法的滞后和粗疏以及丰富而多变的司法实践[3]。适用该规定的条件是:案件的法庭调查和辩论已经结束,待证事实真伪不明;现行法律没有对该类案件设定举证责任的负担;依据《证据规定》及其他司法解释无法确定该案件的举证责任。

从司法实务角度出发,法官在审理具体案件中需要确定举证责任分担时,其顺序应该是,首先看法律、司法解释对所审理案件的举证责任分配有无规定;其次,在法律、司法解释没有具体规定时,根据“当事人对自己提出的诉讼请求所依据的事实或者反驳对方诉讼请求所依据的事实有责任提供证据加以证明”的原则予以确定;最后,在法律没有具体规定,依现有规则又无法确定举证责任承担时,根据公平原则和诚实信用原则等确定。

 

二、著作权侵权诉讼举证责任分配的具体运用

著作权侵权诉讼是民事诉讼的一种,因此在著作权侵权诉讼中,确定当事人举证责任负担时同样应贯彻执行上述民事诉讼举证责任分配原则,那种认为著作权侵权纠纷有其特殊性因此不应适用上述原则的观点是错误的。这是一个大的原则和前提。当然,由于各类民事案件都有其自身的特点,因此,在适用上述民事诉讼举证责任分配原则时,又要注意结合各类案件的特点来具体运用,审理著作权侵权案件时也同样如此。

根据上述民事诉讼举证责任分配原则,在著作权侵权诉讼中,一般情况下,原告应举证证明其享有所主张的作品的著作权、被告的行为构成侵权的证据;被告否认侵权的,对其主张所依据的事实承担举证责任。

(一)著作权权利人的证明

主张权利的人首先必须是标的物的权利所有人。根据“谁主张、谁举证”的原则,原告应举证证明自己是所主张著作权的权利人。这一点是毫无疑问的。争议的焦点在于,原告应该如何提供证据、证明到何种程度才算完成举证责任。有一种观点认为:原告首先必须举出证据证明自己是权利人,而且证据必须是充分的,足以证明的,否则不能就被告的行为是否侵权进行审理。对此,笔者认为,对此问题的理解首先应该了解著作权法对著作权权利归属的规定的本意,其次要注意结合著作权的特点。

我国相关法律对著作权权利归属证明问题做了规定。著作权法第十一条第四款规定:如无相反证明,在作品上署名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为作者。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著作权民事纠纷案件使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七条规定:当事人提供的涉及著作权的底稿、原件、合法出版物、著作权登记证书、认证机构出具的证明、取得权利的合同等,可以作为证据;在作品或者制品上署名的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视为著作权、与著作权有关权益的权利人,但有相反证明的除外。可以看出,法律对如何证明著作权人规定了几个规则:

1、原告提交证据证明作品上署有其名的,即推定原告为著作权人,除非有相反证据推翻。也就是说,原告举出了其为作品的署名作者的证据,即完成了其为著作权人的证明责任,法官不得再要求原告进一步举证;被告否认原告为著作权人的,应由被告举出相反的证据证明。我国著作权法第十一条第一款规定:著作权属于作者,本法另有规定的除外。因此,在一般情况下,作者即为著作权人,原告只要证明其为作者就达到证明其为著作权人的效果。对此规则的运用,还要注意以下三点:第一,上述具有推定效力的署名必须是正式的署名,对图书作品而言,正式的书名应该写在封面和版权页上,对其他作品,也应符合行业惯例和大众习惯,让人确信那是作者的署名[4];第二,所署的名既可以是真名,也可以是笔名、假名、艺名等,但是对于后者,应该是根据笔名、假名、艺名等可以毫无疑问的确定作者的身份;第三,所谓作品既包括作品的原件,也包括作品的复制件。

2、原告提交了所主张著作权的作品的底稿、原件、合法出版物、著作权登记证书、认证机构出具的证明、取得权利的合同等,查证属实的,可以认定原告为著作权人;被告否认原告为著作权人的,应由被告举出相反的证据反驳。持有作品的底稿、原件本身,相当程度上可以表明持有人是作品的作者,因此能起到证明持有人是著作权人的作用。这里的“合法出版物”是指符合国家新闻出版的规定、有书号、是国家新闻出版署承认的出版物,对原告提供合法出版物作为享有权利的证据的,法院不得以原告未提供其取得著作权人授权的证据,直接否定其权利人的身份[5]。关于著作权登记,我国法律规定的是自愿原则。《计算机软件保护条例》、国家版权局《作品自愿登记试行办法》等都规定了有关作品登记事宜。根据这些规定,著作权登记证书可以作为认定著作权归属的初步证据。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国家版权局陆续指定了国际唱片业协会、美国电影协会等作为其会员的作品、录音制品等的权利认证机构,因此这些协会具有为其会员进行权利认证的资格,其为会员出具的《版权认证报告》可以作为证明权利归属的证据。通过合同取得所转让、许可的权利是权利获得的一种重要形式,因此取得权利的合同是当事人享有权利的重要依据,原告可以取得权利的合同证明自己是著作权人。司法实践中有一种做法,即原告以合同证明自己是权利人的,有的法院除了要求原告提交合同外,还要求原始著作权人出庭作证。这种不加区别的作法过于苛刻。

3、以署名的方式对权利人进行推定或者以上述证据对权利归属进行证明的,可以被逆转、被推翻。以署名的方式认定作者的身份毕竟是一种推定,在有相反证据足以证明署名人并非作者的情况下,这种推定可以被逆转。作品的底稿、原件、合法出版物等证据,不能查证属实,或者被告举出了相反的证据予以反驳的,也可以推翻原告的主张。在云栋诉中国青年出版社、王宝泉侵犯著作权案件中,原告主张署名作者为刘晓晖、杨燕的涉案图书为其创造,并提交了含有涉案图书译文的软盘及中国青年出版社出具的证明其为翻译者的证明。法院经审理认为,中国青年出版社虽称为原告出具的证明是原告采取欺骗手段获得的,但对此不能做出合乎情理的解释;王宝泉有时称刘晓晖、杨燕为其笔名、涉案图书为其翻译,有时称刘晓晖、杨燕从事了部分翻译工作,但不能证明刘晓晖、杨燕真实存在,王宝泉的证据前后矛盾。综合全案证据,应认定原告是涉案图书作者[6]。这是一起以相反证据推翻署名者为作者的案例。在上海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审理的(美国)二十世纪福克司电影公司等原告诉上海某文化影视有限公司等侵犯电影著作权的案件中,原告为证明其为权利人提交的美国版权署的版权登记证明与电影正版片上的署名不一致,也无其他证据相印证。这种在情况下,也不应认可原告的权利主张[7]

从法律规定以及上述分析,笔者认为,关于权利人认定的举证责任分配的规则是:权利人只要举出能证明自己是权利人的初步证据就达到了证明要求;对方对权利人提出异议的,应由对方举证证明;对方不能提供证据或者提供的证据不充分的,应当确认主张权利人享有权利。

为什么对著作权权利人的证明采用这样的举证责任分配规则?主要是针对著作权的特点,为了解决举证上的困难。作品具有无形性、分散性的特点,作者对作品也无法实际占有。有些作品如摄影作品、口述作品、数字化作品,其创作过程一般不会伴随着相应的“资料”。因此要求主张权利的人应有充分的证据证明自己是作者,客观上是相当困难的。即便如文字作品,其“底稿”、“原件”是创作的重要证据,但稍作追究,实际上是否所谓的“底稿”、“原件”是否就是客观的“底稿”、“原件”本身就是难以证明的,因此又能说明什么问题呢?所以要求原告必须充分证明自己是作者,在大多数情况下是不符合现实的。正是基于作品创作的这个特点,有关国际公约、大多数国家的法律大都采用了作者身份推定制。《伯尔尼公约》第15条第1款“作者身份的推定”规定:受本公约保护的文学或艺术作品的作者,如果其姓名以通常方式出现在作品上,在没有相反证据的情况下,被推定为作者,并有权在本联盟成员国提起侵权诉讼。即使作者采用化名署名,只要化名明确无误地表示其本人,也适用本款规定。《公约指南》在解释该款时,又进一步指出,如果被诉侵权的人想表明作者不是著作权人,他必须证明这一点[8]。《法国知识产权法典》l.113-1条规定:如无相反证明,作品以其名义发表者为作者[9]。德国等国家法律也有类似规定。如此规定创设了一种谁有权主张作品的著作权而提起诉讼的推定[10]。这一推定源自著作权自动产生的特点,它一方面减轻了作者在行使著作权时对自己身份的举证责任,另一方面也为法官判定著作权人资格提供了依据[11];便于著作权的实际行使[12],便于处理著作权纠纷[13]。在著作权法第十一条第四款规定的基础上,最高人民法院总结审判经验,针对可能部存在署名、著作权经常发生转让等实际,在《关于审理著作权民事纠纷案件使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七条中又规定涉及著作权的底稿、原件、合法出版物、著作权登记证书、认证机构出具的证明、取得权利的合同等,可以作为证据。这样做是为了方便主持审判案件的法官,也减轻了当事人的举证责任[14]。也正是在上述法律规定、司法解释的基础上,笔者认为,权利人只要举出能证明自己是权利人的初步证据就达到了证明要求,不应要求原告必须充分证明自己是作者。

采取这样的举证责任分配规则也是为了保护著作权人的合法权益。著作权应当受到尊重,即使在作者不明的情况下亦如此,这一思想贯穿在各国的著作权法中。德国著作权法第十条第二款规定:当作者没有按照第1款的规定署名时,就推定作品复制件上署名的编者有权行使作者的权利。当不存在编者时,就推定出版者取得了上述授权[15]。我国著作权法实施条例第十三条规定:作者身份不明的作品,由作品原件的所有人行使除署名权以外的著作权。作者身份确定后,由作者或者其继承人行使著作权。《伯尔尼公约》第15条的第3款也有类似规定。这些规定体现了一种思想:尽管作者必然不为人所知,但他的著作权仍然必须受到尊重,占有人或者出版者承担起确保这类作品受到尊重的义务[16]。因此,出于保护著作权人的合法权益这一原则,司法实践中,法官不应对被控侵权物本身明显是盗版、假冒的事实视而不见,而反过来要求原告必须充分证明自己是权利人。这种做法是与法律本意相违背的。

有形财产的权利认定方法也可以作为著作权权利认定的参考。“占有权利推定”是民法中占有制度的重要内容之一,它是指占有人在占有物上行使的权利,推定为其合法享有的权利。根据该制度,除了不动产及需要办理过户、登记等手续的动产(如汽车)外,对于其他动产,主张权利人占有标的物即推定其享有该权利。也就是说,在诉讼中,动产的占有人无须对其就动产所享有的物权的存在加以证明,法律依据该人占有动产的事实推定其权利的存在,那些对此推定持有异议的人负有反证推翻的义务[17]。对这种规则本身,我们同样可以提出很多疑问,指出其漏洞,比如标的物是主张权利人偷、抢来的,但法律依然选择了占有推定,其目的之一也是为了减轻权利人的举证责任,迅速便捷的解决财产争议[18]。因此。对于动产的权利证明,法律没有要求必须证据充分。“占有权利推定”体现出的举证责任分配思想也可以为著作权领域的权利认定所参照。

当然,关于著作权权利认定的上述举证责任分配只是一般情况下应遵守的规则,在运用时还应注意结合案件的具体情况。应注意的是,署名以及涉及著作权的底稿、原件、合法出版物、著作权登记证书、认证机构出具的证明、取得权利的合同等,必须查证属实;其次,即使原告举出了涉及著作权的底稿、原件、合法出版物、著作权登记证书、认证机构出具的证明、取得权利的合同等证据,但法官结合其他证据或者案情,对上述证据存在合理怀疑的,还可以要求原告进一步举证证明。这属于法官对证据的审核、认定问题。



[1] 江伟主编,《民事诉讼法学原理》第491页,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9月第1

[2] 黄松有主编,《民事诉讼证据司法解释的理解与适用》第24页,中国法制出版社20023月第1

[3]黄松有主编,《民事诉讼证据司法解释的理解与适用》第62页,中国法制出版社20023月第1

[4] 韦之著,《著作权法原理》第37页,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第一版

[5] 蒋志培,《知识产权审判中证据认定应把握的几个问题》,《中国审判》2006年第4期第62

[6] 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2004)高民终字第1477号民事判决书

[7] 何渊,《福克斯公司著作权系列纠纷的法律思考》,《电子知识产权》2004年第11期第53

[8] 刘波林译,《保护文学艺术作品伯尔尼公约指南》第74页,中国人民法学出版社20027月第1

[9] 黄晖译,《法国知识产权法典(法律部分)》第6页,商务印书馆19997月第1

[10]刘波林译,《保护文学艺术作品伯尔尼公约指南》第74页,中国人民法学出版社20027月第1

 

[11] 韦之著,《著作权法原理》第37页,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4月第1

[12] 刘波林、许超、孙建红著,《实用著作权知识问答》第51页,水利电力出版社199211月第1

[13] 胡康生主编,《著作权法释义》第35页,北京师范学院出版社199011月第1

[14]蒋志培,《知识产权审判中证据认定应把握的几个问题》,《中国审判》2006年第4期第62

[15] m·雷炳德著,张恩民译,《著作权法》第713页,法律出版社20051月第1

[16]刘波林译,《保护文学艺术作品伯尔尼公约指南》第75页,中国人民法学出版社20027月第1

[17] 程啸、尹飞,《物权法草案中占有权利推定规则的两个问题》,《人民法院报》200645

[18] 刘家瑞,《论知识产权与占有制度》,《电子知识产权》2004年第2期第15

文章出处:
本网发布时间:2007-4-17 16:56:27
[推荐朋友] [关闭窗口]  [回到顶部]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