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已有成就 | 法律法规 | 审判机构 | 政策精神 | 审判信息 | 案例分析 | 文书精选 | 法官论坛 | 学术讨论 | 行政执法 | 诉讼讲座
      专家专栏 | 记者专栏 | 来稿选登 | 协会动态 | 网友论坛 | 国际条约 | 域外法制 | 环球科技 | 读者来信 | 对外交流 | 各地法院
      照片选登 | 问题解答 | 随      笔 | 书       讯 | 站点地图 | 中文繁体 | english   | 在线投诉 | 我要在线投诉
 
您的位置:首页 - 记者专栏
交易隐蔽 互联网上如何保护知识产权?
交易隐蔽 互联网上如何保护知识产权?
2007年03月29日 10:33:34  来源:经济参考报
 

    方便快捷而虚拟的互联网上隐藏着各种各样的假冒产品,有可能成为全世界最大的假冒产品交易场所。2006年全球互联网假冒产品的销售额高达8400多亿美元,而由于买卖交易的隐蔽性,在网络上维护知识产权成为一项新的课题。

    网上音像制品的非法传播与下载已经严重危害了知识产权保护,美国的一家网站ut,每天的下载达到1.5亿人次,由于涉嫌提供部分非法下载而遭到10亿美元的法律诉讼。在2007年全球知识产权保护与创新论坛上,时代华纳知识产权副法务总顾问桑德拉·埃斯塔斯认为,网站必须用各种工具来控制传播发布的内容,以达到相关法律的要求,不侵犯版权所有者的利益。

    打击网上销售假冒伪劣产品,必须重视证据搜集,而核心问题就是找到用于买卖交易的计算机,提高电子监测追踪能力。美国高仕利集团公司法务总顾问乔·瑙曼认为,侵权者没有工厂和仓库,通常情况下计算机是惟一的场所,需要相应的软件来进行监控,通过电子方式进行执法。最近一起在网上销售假冒高尔夫设备的侵权者被电子跟踪最终锁定并擒获,显示了利用电子技术打击知识产权侵权的有效性。另据专家介绍,微软正在研制一种视频产品的过滤技术,以保证网站上使用的产品都是经过了版权转让的产品,使网站和数字作品所有人的知识产权得到有效保护,从而解决了相关知识产权方面的纠纷。

    目前,很多合法企业成为盗版产品的销售商,非法产品正在依靠合法零售网络进入市场,形成打击盲点。美国全国广播公司(nbc)执行副总裁兼法律顾问瑞克·考顿认为,“这有点儿像犯罪团伙洗钱”,包括运输、批发和零售在内的所有供应链企业,必须从他们的营销网络中剔除假货或者盗版产品。打击知识产权侵权,不能只依赖于执法部门,企业应配合打击知识产权犯罪。(记者文婧 马俊 实习生 邢梅)

文章出处:
本网发布时间:2007-3-29 12:14:08
[推荐朋友] [关闭窗口]  [回到顶部]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