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中国科学院网站 cnetnews.com.cn 2007-02-28 09:43:14
2月27日上午,党中央、国务院在人民大会堂隆重召开2006年度国家科技奖励大会,向获得2006年度国家最高科技奖、自然科学奖、技术发明奖和科技进步奖的获奖个人和单位颁奖。
党和国家领导人胡锦涛、温家宝、曾庆红、李长春出席大会并为获奖代表颁奖。温家宝代表党中央、国务院在大会上讲话。李长春主持大会。胡锦涛向获得2006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的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遗传发育所研究员李振声颁发奖励证书,并同他热情握手,表示祝贺。
|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向获得2006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的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遗传发育所研究员李振声颁发奖励证书。(新华社记者 鞠鹏 摄) |
据了解,全国授奖项目308项,其中自然科学奖29项(一等奖2项,二等奖27项),技术发明奖56项(一等奖1项,二等奖55项),科技进步奖241项(特等奖1项,一等奖20项,二等奖220项)。
|
获得2006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的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遗传发育所研究员李振声代表全体获奖人员发言。(新华社记者 李学仁 摄) |
中科院获2006年度国家科技奖项目30项,其中自然科学二等奖12项,技术发明二等奖5项,科技进步奖13项。中科院2006年获得2项科技进步一等奖,分别是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所“高端硅基soi材料研发和产业化”、电子所“先进机载合成孔径雷达关键技术与装备的开发及应用”。
中科院路甬祥院长向李振声院士和获奖项目单位发出贺信,全文如下:
贺 信
李振声院士:
欣闻您获得2006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我谨代表院党组并以我个人的名义向您致以热烈的祝贺,并对您卓越的科技贡献表示崇高的敬意。
您在长达半个多世纪的科学生涯中,积极探索,开拓创新,无私奉献,长期致力于小麦遗传与远缘杂交育种研究,至今活跃在农业科研一线,奠基了我国小麦远缘杂交育种技术;针对国家和社会需求,不断开创小麦育种新领域新方向,积极开展农业战略研究,为我国粮食安全、农业科技进步和农业可持续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发挥了引领作用。
全院广大科技工作者,特别是年轻一代科技工作者应以您为榜样,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伟大旗帜,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团结协作,顽强拼搏,奋力攀登,开拓创新,为提升我国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构建和谐社会不断做出基础性、战略性、前瞻性的重大贡献。
中国科学院院长:路甬祥
二oo七年二月二十七日
贺 信
欣闻你所成果获得2006年度国家科技奖,我谨代表院党组并以我个人的名义向你所及广大科技人员致以热烈的祝贺,并对科技人员为此付出的辛勤劳动表示崇高的敬意。
希望你们与时俱进,再接再厉,大力协作,开拓进取,不断创新,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伟大旗帜,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投身于建设和谐社会和创新型国家的伟大实践中,勇攀世界科技高峰,不断为我国经济建设、国家安全和社会可持续发展做出基础性、战略性、前瞻性的重大创新贡献。
中国科学院院长:路甬祥
二〇〇七年二月二十七日
中国科学院获2006年度国家科技奖项目
序号 |
项目名称 |
奖种 |
等级 |
第一完成单位 |
1 |
深冷混合工质节流制冷技术及其应用 |
发明奖 |
2 |
理化所 |
|
2 |
低能离子束细胞修饰技术和装置 |
发明奖 |
2 |
合肥物质院 |
|
3 |
高效数字视频编解码技术及其在国际标准与国家标准中的应用 |
发明奖 |
2 |
计算所 |
4 |
纳米氧化物浓缩浆与纳米复合涂料 |
发明奖 |
2 |
金属所 |
5 |
专用项目 |
发明奖 |
2 |
大化所 |
6 |
非线性优化的计算方法和理论 |
自然奖 |
2 |
数学院 |
|
7 |
超强激光与等离子体相互作用中超热电子的产生和传输 |
自然奖 |
2 |
物理所 |
|
8 |
银河系磁场的研究 |
自然奖 |
2 |
国家天文台 |
|
9 |
金属参与的联烯化学中的选择性调控 |
自然奖 |
2 |
上海有机化学所 |
|
10 |
线粒体基因组多样性与东亚人群历史的研究 |
自然奖 |
2 |
昆明动物所 |
|
11 |
岩石剩磁机理与古地磁场 |
自然奖 |
2 |
地质与地球所 |
|
12 |
湖泊沉积与区域环境变化 |
自然奖 |
2 |
地理与湖泊所 |
|
13 |
大气污染中瞬态物种的产生、结构和反应 |
自然奖 |
2 |
化学所 |
|
14 |
珠江三角洲环境中毒害有机污染物研究 |
自然奖 |
2 |
广州地球化学所 |
|
15 |
先进润滑材料制备与性能 |
自然奖 |
2 |
兰州化物所 |
16 |
一维纳米结构及其有序阵列体系 |
自然奖 |
2 |
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 |
17 |
单壁和双壁碳纳米管的制备、结构和物性研究 |
自然奖 |
2 |
金属所 |
18 |
中国冰川分布与资源调查 |
进步奖 |
2 |
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 |
|
19 |
先进机载合成孔径雷达关键技术与装备的开发及应用 |
进步奖 |
1 |
电子所 |
|
20 |
高端硅基soi材料研发和产业化 |
进步奖 |
1 |
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 |
|
21 |
饮用水质安全风险的末端控制技术与应用 |
进步奖 |
2 |
生态中心 |
|
22 |
新疆生态安全遥感监测与信息系统的技术集成和应用 |
进步奖 |
2 |
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 |
|
23 |
大口径主动光学实验望远镜装置 |
进步奖 |
2 |
国家天文台南京天文光学技术所 |
24 |
长链二元酸的研发与工业生产 |
进步奖 |
2 |
微生物研究所 |
25 |
曙光4000系列高性能计算机 |
进步奖 |
2 |
计算所 |
26 |
专用项目 |
进步奖 |
2 |
中国科技大学 |
27 |
专用项目 |
进步奖 |
2 |
电子所 |
28 |
汉王ocr技术及应用 |
进步奖 |
2 |
自动化所 |
29 |
3毫米波段多谱线系统 |
进步奖 |
2 |
紫金山天文台 |
30 |
《野性亚马逊--一个中国科学家的丛林考察笔记》 |
进步奖 |
2 |
动物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