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北京1月30日讯 记者蒋建科报道: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纲要制定工作目前已进入“冲刺”阶段,有望于2007年上半年完成。这是国家知识产权局条法司司长、新闻发言人尹新天今天在国家知识产权局举办的2007年度第一季度自主新闻发布会上透露的。
“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的制定是对国家知识产权的全面审视,是一次新的、全面的部署,因此意义非常重大。”尹新天介绍说,该项工作从2005年7月开始启动,国务院为此专门成立了国家知识产权战略制定领导小组。目前,国家知识产权制定工作已取得重要阶段性成果,20个专题的研究工作现已基本完成,并很快进行专家审议。
近年来,我国发明、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三种专利申请受理量和授权量持续增长。截至2006年,我国累计受理专利申请达到333.4万件,其中发明专利申请超过100万件,达到109.0万件。
在刚刚过去的2006年,我国的国际专利申请数量也呈现迅速增长的态势,全年达到3826件,同比增长了56.9%。这也是我国国际专利申请量首次突破3000件“大关”。尹新天说,“国际申请的迅猛上升,说明中国企业已开始日益参与到国际竞争中去,也迫切希望在世界各国获得知识产权保护。这对中国来讲是非常可喜可贺的事情。”
据介绍,美国自上个世纪80年代起,陆续采取了一系列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和管理的重大举措。日本2002年制定《知识产权战略大纲》,提出“知识产权立国”的战略。借鉴国外相关经验并结合自身发展实际,科技部2005年提出中国科技的三大战略,即人才战略、专利战略、标准战略,这三大战略的核心就是知识产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