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已有成就
|
法律法规
|
审判机构
|
政策精神
|
审判信息
|
案例分析
|
文书精选
|
法官论坛
|
学术讨论
|
行政执法
|
诉讼讲座
专家专栏
|
记者专栏
|
来稿选登
|
协会动态
|
网友论坛
|
国际条约
|
域外法制
|
环球科技
|
读者来信
|
对外交流
|
各地法院
照片选登
|
问题解答
|
随 笔
|
书 讯
|
站点地图
|
中文繁体
|
english
|
在线投诉
|
我要在线投诉
您的位置:
首页
- 政策精神
国家知识产权局副局长张勤:知识产权应融合到企业运作中
国家知识产权局副局长张勤:知识产权应融合到企业运作中
发布时间:2006年12月30日 来源于:国家知识产权局网站
12月28日,国家知识产权局副局长张勤出席了在深圳举行的“知识产权运营-资本化与证券化论坛”并发表讲话,强调知识产权应该更多融合到企业的运作中间去。
在会上张勤从制度创新、国家未来的经济发展、社会发展做了阐述,他说,知识产权制度是实现创新战略的重要制度保障,它不仅仅是基础创新的制度保障,同时也是保护消费者利益的制度保障,例如知识产权非常重要的一大类——商标权,除了保护创新,还具有保护消费者辨别假产品等诸多功能,而著作权还有文化提升的功能。包括对于中国民族文化产业的弘扬,不仅仅是经济意义,还有民族文化血脉的传承意义。知识产权推进的创新已经不仅仅是技术创新,包括文化作品的创新。知识产权推进的是一种诚实、创新、守信的社会文明与文化。
张勤同时表示,经济越发达,知识产权越重要,从发达的美国资本市场构成来看,30、40年前是20%的无形资产,80%有形资产,现在倒过来,80%无形资产,20%有形资产。而80%的无形资产里面有相当一部分是属于知识产权。所以知识产权的资本化、证券化,在整个经济中的经济价值肯定是在逐步上升,这也是知识经济很重要的标志,因此我们今天讨论这些问题,方向是对的,是有预见性和切合实际需要的。知识产权应该更多融合到企业的运作中间去,通过风险投资实现资本化,然后再通过上市、发行债券再证券化,这种方式是推进知识产权应用的重要途径之一,也是知识产权融入企业运营的重要方式之一。
张勤最后表示,鼓励大家就这个领域进一步展开深入讨论,通过这些讨论,形成企业和政府之间互动,使得这个工作不仅仅停留在法学界或者一般性的理论的讨论,而真正为我国的政策制定提供实实在在的依据、建议,能够为将来国家制定政策、设定制度、配置资源方面提供相应参考的意见。以推动全国知识产权战略的实施和创新性国家的建设。
据悉,深圳2006年前11个月的专利申请达到26046件,列居全国第二位,其中发明专利12712件,已位居全国第一。知识产权作为一种无形财产,如何转化为资本、证券、如何运营,这些问题已经逐渐从社会层面显露出来。知识产权资本化涉及到企业、金融、证券、担保、评估等环节。而这些方面目前在我国无论是理论或者实务上,都还未能形成完整体系。因此深圳市知识产权局在各方支持下举办了这次论坛。广东省知识产权局副巡视员黄国强、深圳市常务副市长刘应力等领导到会致辞。论坛邀请了国内众多法学、经济学理论家,以及金融、企业、中介服务等六十余名专家学者和企业家参加。在会上,专业人士各抒其见,畅所欲言,从不同角度阐述了知识产权资本化、证券化的可能性、现实性以及实务经验。深圳市知识产权局将在近日将把论坛上专家的发言和经验以及讨论的共识等内容整理成纪要,提供给社会各界作为实际工作中的参考。(微嘉)
文章出处:
本网发布时间:2006-12-31 8:02:55
[
推荐朋友
] [
关闭窗口
] [
回到顶部
]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