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已有成就
|
法律法规
|
审判机构
|
政策精神
|
审判信息
|
案例分析
|
文书精选
|
法官论坛
|
学术讨论
|
行政执法
|
诉讼讲座
专家专栏
|
记者专栏
|
来稿选登
|
协会动态
|
网友论坛
|
国际条约
|
域外法制
|
环球科技
|
读者来信
|
对外交流
|
各地法院
照片选登
|
问题解答
|
随 笔
|
书 讯
|
站点地图
|
中文繁体
|
english
|
在线投诉
|
我要在线投诉
您的位置:
首页
- 记者专栏
“商标及外观设计的欧盟保护战略”论坛在北京举行
“商标及外观设计的欧盟保护战略”论坛26日在北京举行
发布时间:2006年10月27日 来源于:中新社
中新社北京10月26日电(记者 闫晓虹)五粮液在韩国,康佳在美国,海信在德国,科龙在新加坡……中国企业标识与品牌商标遭海外抢注的消息频见报端。据统计中国大陆有15%的企业商标在境外申请注册时发现被抢注。今日在京举行的“商标及外观设计的欧盟保护战略”论坛上,有关知识产权专家提示走向海外的中国企业,商标保护需要正确的策略。
记者于该论坛上获悉,据2005年中国海关知识产权执法统计,在1月到8月中国涉及的进出口案件类型中,91%是与商标相关,其次是版权及专利案件,涉案人民币总值9978万元。另据商务部的统计资料显示,中国企业虽然在国际市场占有率高达40%,销售额也超过50%,个别行业超过90%,但是国际市场上名牌所占比例不到3%。
路伟北京代表处顾问、知识产权领域资深律师林俊杰认为,贸易数字强劲,商标及外观设计的保护不足,诸多数据说明,中国企业在走向海外的过程中商标保护意识薄弱,缺乏与国际企业接轨的商标策略。他说,中国海关2006年1到8月的统计,中国前十位出口市场中,欧盟列第二位紧随美国其后;而在中国前十位的出口贸易伙伴中,欧盟以总值近1700亿美元位居第一。有效的商标保护战略在中国企业进军欧洲市场时,显得尤为重要。
此间专家一致认为,中国企业应看到商标使用及保护的重要性,企业仅注册公司名称是不够的,在某些国家或地区,公司名称仅能针对另一个完全一样的名称提供保护。他们强调,在进军欧洲市场时,一定要有一个商标保护战略。受保护的商标及外观设计可以为中国企业在欧洲的业务拓展扫清障碍,创造价值。
据悉,目前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开始重视对知识产权的管理,从2002年至2006年源自中国的欧盟商标及外观设计申请呈明显的上升趋势。而未来五年,一些走出去的中国企业在知识产权问题上会与国际水准看齐。
文章出处:
本网发布时间:2006-10-30 6:02:58
[
推荐朋友
] [
关闭窗口
] [
回到顶部
]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