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已有成就 | 法律法规 | 审判机构 | 政策精神 | 审判信息 | 案例分析 | 文书精选 | 法官论坛 | 学术讨论 | 行政执法 | 诉讼讲座
      专家专栏 | 记者专栏 | 来稿选登 | 协会动态 | 网友论坛 | 国际条约 | 域外法制 | 环球科技 | 读者来信 | 对外交流 | 各地法院
      照片选登 | 问题解答 | 随      笔 | 书       讯 | 站点地图 | 中文繁体 | english   | 在线投诉 | 我要在线投诉
 
您的位置:首页 - 审判信息
四川省成都中院:求索中的发展 自主创新与知识产权司法保护(11)

 

 

——“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增强可持续发展后劲”的司法实践与社会需求

四川省成都市中级人民法院

刘楠(副院长)、梁群(民三庭庭长)、钟晞鲲(民三庭法官)

2)诉讼辅导、行使释明权、判后释疑等工作的实效不强。

19:公众对法院知识产权审判工作的要求

受调查人类别

人数

您认为法院审判工作要为企、事业单位创新事业提供有效的司法保护,当前急需解决的问题

提升法官素质,确保审判质量

改革法院审判管理模式和运行模式

加强诉讼辅导,确保当事人权益在诉讼中实现

方便当事人诉讼

审好个案并借此帮助当事人创造、运用、保护知识产权成果

提高审判效率

其他

人数

占%

人数

占%

人数

占%

人数

占%

人数

占%

人数

占%

人数

占%

未涉诉企事业

54

7

13

17

31.5

21

38.9

6

11.1

11

20.4

5

9.3

2

3.7

涉诉企事业

25

5

20

4

16

7

28

0

0

7

28

2

8

0

0

20:公众对知识产权诉讼辅导的需求

 

调查对象

 

人数

您是否希望法官对企、事业单位的人员进行知识产权诉讼法律辅导

希望

不希望

无所谓

人数

占%

人数

占%

人数

占%

党政机关

91

78

85.7

2

2.2

8

8.8

行业协会

23

22

95.7

1

4.3

0

0

未涉诉企事业

54

42

77.8

9

16.7

3

5.6

涉诉企事业

38

34

85

1

2.5

3

7.5

 

   

 

 

 

企事业

您认为法院应对诉讼当事人进行哪一方面的诉讼指导(多选)

如何确定案件管辖法院

如何立案

如何申请诉前证据、财产保全、临时禁令

关于交纳诉讼费的相关问题

如何参加庭审

如何收集、提交证据

如何评估诉讼风险

其他

选数(98

22

25

39

16

19

34

26

0

所占比率%

40.7

46.3

72.2

29.6

35.2

63.0

48.1

0

 

调查对象

问卷数

如果对法院判决心存疑问,您希望通过何种途径解决

自己查阅法律书籍

请教专业人士

希望承办法官判后给当事人解释

其他

未涉诉企事业

54

选数

比例%

选数

比例%

选数

比例%

选数

比例%

5

9.3

24

44.4

20

37.0

5

9.3

涉诉企事业

38

3

7.5

17

42.5

18

47.4

0

0

该调查情况说明:28%的涉诉企事业和38.9%的未涉诉企事业认为法院工作促进和保护社会创新,急需解决的问题是加强诉讼辅导,确保当事人权益在诉讼中实现;绝大多数的党政部门、行业协会、企事业都希望法院给予诉讼辅导;辅导内容主要为如何申请诉前证据、财产保全、临时禁令以及如何举证;希望承办法官在判决之后能够针对当事人疑惑的地方进行专门释疑。很明显自主创新的参与者们有感于诉讼法律知识、诉讼技能的缺失,导致他们难以合理的运用诉讼手段保护和创新成果,而向人民法院发出了呼吁。部分被调查者还认为知识产权审判中现行的受理、应诉通知书和举证通知书所载明的指导性内容已不能满足他们的需要,希望法院能够针对不同类型的案件制定不同的辅导意见,并在网上、媒体上予以公开,以便于公众在诉讼之外仍可学习、提高。同时还有一些被调查者不仅希望法官在审判活动中更加积极的行使释明权,还希望人民法院能够针对释明权的行使制定切实可行的规范性操作细则,以便依法公开行使释明权(见表1920)。

3)企事业希望法院系统的提供依法创新、守法经营的法律延伸服务工作。

法官应透过案件的审理发现当事人在自主创新和日常经营活动中不规范、不合法的管理制度、运营措施,及时向他们指出并帮助其修正,调查中90.4%的企事业希望法院主动指出,而且最好是以书面形式。同时调查中我们还发现2002年以来,没有企事业收到过法院针对知识产权所制发的司法建议,说明法院工作在社会公众希望的地方缺位了。

文章出处:
本网发布时间:2006-10-14 22:30:38
[推荐朋友] [关闭窗口]  [回到顶部]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