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已有成就 | 法律法规 | 审判机构 | 政策精神 | 审判信息 | 案例分析 | 文书精选 | 法官论坛 | 学术讨论 | 行政执法 | 诉讼讲座
      专家专栏 | 记者专栏 | 来稿选登 | 协会动态 | 网友论坛 | 国际条约 | 域外法制 | 环球科技 | 读者来信 | 对外交流 | 各地法院
      照片选登 | 问题解答 | 随      笔 | 书       讯 | 站点地图 | 中文繁体 | english   | 在线投诉 | 我要在线投诉
 
您的位置:首页 - 政策精神
科技部:中国只有万分之三的企业拥有自主知识产权
  2006年09月09日21:19

  新华社厦门9月9日电(记者卢志勇、李慧颖)科技部副部长尚勇说,创新能力薄弱已成为我国产业国际竞争的“瓶颈”,全国规模以上企业开展科技活动的仅占25%,研究开发支出占企业销售收入的比重仅为0.56%,只有万分之三的企业拥有自主知识产权。

  尚勇是9日在第十届中国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举办的“第三届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持续健康发展论坛”上作上述表示的。他说,由于缺乏核心技术,我国企业不得不将每部国产手机售价的20%、计算机售价的30%、数控机床售价的20%至40%支付给国外专利持有者。个人计算机每台平均利润不到5%;dvd机每台售价不到30美元,交给别人的专利费接近10美元,生产企业的最终利润只有1美元;电视机平均每台纯利润已不到10元人民币。

  尚勇指出,我国一些产业领域正在表现出一定程度的对外技术依赖,大到飞机、汽车、制造装备,小到服装、日化用品,国外品牌和国外技术主导的格局日益显现。据介绍,作为世界第四制造业大国,我国制造业的劳动生产率仅为美、日、德的5%左右;装备制造业的发展水平严重落后于发达国家,90%以上的光纤制造装备,85%的集成电路芯片制造装备,80%的石油化工装备,70%的轿车工业装备、数控机床、纺织机械由进口产品占领。

  尚勇说,知识产权、技术贸易壁垒和反倾销已成为我国众多企业参与国际竞争的重大障碍,近几年来我国有60%的出口企业遭到国外技术性贸易壁垒的限制,由此影响到的出口额每年超过450亿美元。

  尚勇认为,经济全球化和国际竞争新特点是,国际竞争优势不再取决于资源禀赋和劳动力成本,科技创新成为国际竞争的决定性因素,自主创新能力成为竞争制胜的核心。我国企业必须尽快从资源依赖型向创新驱动型的战略转变,从自然资源开发为主向人力资源开发为主转变,从技术引进为主向自主创新为主转变。

来源:新华社
文章出处:
本网发布时间:2006-9-10 10:34:24
[推荐朋友] [关闭窗口]  [回到顶部]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