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已有成就 | 法律法规 | 审判机构 | 政策精神 | 审判信息 | 案例分析 | 文书精选 | 法官论坛 | 学术讨论 | 行政执法 | 诉讼讲座
      专家专栏 | 记者专栏 | 来稿选登 | 协会动态 | 网友论坛 | 国际条约 | 域外法制 | 环球科技 | 读者来信 | 对外交流 | 各地法院
      照片选登 | 问题解答 | 随      笔 | 书       讯 | 站点地图 | 中文繁体 | english   | 在线投诉 | 我要在线投诉
 
您的位置:首页 - 记者专栏
国内注册的“.com”域名频被剥夺
新华网 首页 >> 财经频道 >> 滚动新闻
国内注册的“.com”域名频被剥夺
2006年09月01日   来源:北京晚报
 

 

    域名就好比是网站在互联网上的地址牌,一个好的域名对网站的成功至关重要。近期,互联网上出现了数起中方注册的“.com”域名因纠纷被剥夺的事件,让人大跌眼镜。

    李先生在1999年1月31日注册了“cmz.com”域名,并建立了个人网站。不久前,一家自称商标单词缩写为“cmz”的西班牙公司,以“cmz”是其公司商标中3个单词的首字母为由,通过国外的仲裁机构,把这个域名夺走。李先生的网站因此被停用。

    更有甚者,经营了五载、号称西安最大电子商务网站的虎酷网(tigercool.com)也有差不多同样的“遭遇”。因为在美国输了版权官司,其域名作为资产被美国法院判给了赢官司的一方。由于域名几乎是用户访问网站的惟一方式,虎酷网面临的威胁是致命的。

    据悉,李先生和虎酷网都在积极申诉,试图拿回曾属于自己的域名。但业内专家对此却并不乐观。首先,中国人对国外情况并不了解,一不小心注册到了别人的著名商标,自己的权益很难得到仲裁机构的支持;其次,国内企业和个人对国外仲裁机制也不甚了解,加上语言不通、远隔万里,吃亏是显然的;而且,也不排除外国机构在仲裁时偏向外国公司的可能。

    据不完全统计,2000年以来美国国家仲裁法庭和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ipo)处理的近百例涉及中国的“.com”域名案件中,中方成功保住域名的不到10%。

    因此,专家提醒,“.com”的域名仲裁机构在国外,中国企业有时鞭长莫及,可以选择仲裁权在国内的“.cn”域名,这样即使有纠纷,域名拥有者也可以很方便地主张自己的权益。如果一定要注册“.com”域名,事前也一定要尽量做详尽的调查,避免“撞车”。 (刘世辉)

  相关评论      
相关稿件
· 中文域名投资热 能否变革网络经济
· 域名争夺起硝烟 壁垒太多维护难
· 广西一网民抢注“总理”中文域名 已被驳回(图)
· 国内互联网域名大拍卖 dvd.com.cn卖了20万
· 中文.cn域名注册进入井喷期
文章出处:
本网发布时间:2006-9-6 6:08:19
[推荐朋友] [关闭窗口]  [回到顶部]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