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已有成就 | 法律法规 | 审判机构 | 政策精神 | 审判信息 | 案例分析 | 文书精选 | 法官论坛 | 学术讨论 | 行政执法 | 诉讼讲座
      专家专栏 | 记者专栏 | 来稿选登 | 协会动态 | 网友论坛 | 国际条约 | 域外法制 | 环球科技 | 读者来信 | 对外交流 | 各地法院
      照片选登 | 问题解答 | 随      笔 | 书       讯 | 站点地图 | 中文繁体 | english   | 在线投诉 | 我要在线投诉
 
您的位置:首页 - 专家专栏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本栏特稿:精工爱普生的脚步『与知识产权共同发展』(2)
日本 上柳 雅誉

 

                                                                      

                                     

2.知识产权管理的历程

1重视知识产权的传统

  公司从早期开始就有重视知识产权的风气。相信来自公司上层的影响也是很大的。有一段足以说明此点的有趣插曲,前任董事长安川先生曾经讲到「我是公司第一个进行专利调查的人」。1958-59年间,在开发自动上弦手表的时候,平时就认识到专利重要性的安川先生,为进行公司的第一次专利先期调查,专程从诹访赶去东京,在专利厅资料馆查寻时,发现了与公司新产品相关度很高的德国专利。虽然已临近产品的发布日期,但考虑到不能销售侵权产品,紧急采取对策,更换使用新概念的构造,重新生产,赶上了商品上市的日程。结果这种新概念的构造非常优良,产品大受欢迎。从此,在安川先生对专利重要性的倡导下,公司内设立知识产权专职人员,开始强化专利的申请工作。以此为起点,开创了爱普生重视知识产权的公司传统,并一直传承至今。

我进公司是在这段插曲发生很长时间之后的1975年,当时的石英电子手表的基本部分的开发已完成。我被分派到专利科工作。开发部门中的专利科,虽然是只有15人左右的小部门,却充满活力。在当时重视知识产权的公司风气和受制于buloba专利的艰难处境下,完成了大量有关石英电子手表的专利申请工作。在美国,瑞士等国也申请了很多专利。我最开始的工作就是努力去获得这些申请专利的专利权。

开发石英电子手表时申请的多数专利,都成了石英电子手表的基础专利。为此公司取得了针对以机械表为中心的瑞士军团和以音叉为中心的美国军团的专利权优势。在专利保护下的公司产品非常畅销,优质的性能也提高了精工品牌的价值。之后,这些专利的生产许可被授予日本国内,瑞士,美国等国的手表制造商,石英电子手表在短时间内,在全世界范围内得到了普及,产量也大幅度增加。专利费收入也随着生产量的扩大而不断增长。在1970年代能向外国企业发放许可权的日本企业为数不多,而爱普生公司则是这为数不多的一家。生产销售石英电子手表获得的利润,专利许可权获取的技术使用费收入,被再投入到新产品的开发上。用再投入的资金开发出了现在的主力产品 喷墨打印机和液晶投影仪。这正是知识性创造的良性循环。

 

 

  

 

2知识产权的考验

  进入1980年代,由石英手表的开发而培育出来的元器件技术的半导体,液晶等器件的外部销售取得了增长。公司也不再只满足于生产作为pc外设的打印机,开始着手生产pc机本身,fddhdd等其他外围设备。但是这些产品多数是由美国公司发明的。

恰在此时,美国产业界受财政赤字,贸易赤字等经济问题的困扰,出现萎靡不振。为打破这种困境,美国政府依据著名的young报告,制定并出台了专利保护政策。完全强化的专利权保护,使拥有专利权的美国公司开始向日本企业提出支付专利费,停止生产和销售的要求。

  弊公司也不例外,以半导体,pc为中心,收到了来自美国企业和私人发明家的专利攻击。要求金额是如此之高,几乎等于通过努力降低成本所获得的利润总额。并且不是一家两家,而是来自多个对手。对于这样的要求,我们想尽各种办法努力减少支付金额。相反,对手也认为日本企业是相当不正当的。因为后起的日本企业把他们花费长年时间,巨额资金开发的技术,未经许可擅自引进使用,生产出售低价产品,冲击美国产品的市场。

在提出专利费要求的对手者中,也不乏假借专利保护之名的不良分子,对于他们我们是毫不动摇地坚决给以反驳。但是,经过一定程度的意见交换,也感觉到其中一些要求并非全无道理,至少对于对方的先行技术开发,应给予尊重。对这些公司的专利权,尽力尊重,通过签订合同的方式,尽可能做到圆满解决。其中也有从尊重对方公司意向的角度出发,停止本公司产品的生产,或者修改产品设计构造避开对方专利的时候,但多数还是通过缔结生产许可证合同的方式来解决问题的。对于有技术实力的公司,不仅仅是解决过去的问题,还从长远的角度出发,与其签订长期的专利权交叉使用合同。同时,通过与对方的交涉,自有专利权也可以得到正当的评价,并力争与其达成相互交叉使用专利权的适当条件。

  在此过程中,我们逐步了解了美国企业对权力,法律,裁判的思维方法,掌握了美国的诉讼程序,并学会了如何灵活使用它的方法。另外,仅针对手表进行专利管理的弊公司,面对美国电子行业界不容置疑的知识产权的强大优势,茫然不知所措的情形给我们自己留下深刻记忆。为了能与美国企业进行对等的竞争,在决不抄袭开发独立自主产品的前提下,深感加强自身知识产权管理体制,彻底提高自主知识产权创新能力的重要性。

我们深刻认识到要想挤身于世界一流企业之列,并能与之进行对等的商务交流,具备不败于欧美先进企业的知识产权力量,是不可或缺的必要条件。

3强化知识产权的策略

  大约在10年前的1995年,我开始全面负责爱普生的知识产权工作,那时就下决心要在今后10年内使公司知识产权能力达到世界一流水准。

  首先,是对现状的客观分析。所幸有关知识产权的信息相当部分是公开的,通过对公开的专利信息的细致分析,掌握了与其他公司间的力量对比,同行业中所处的位置等详细信息。

结合客观事实,在制定公司的经营战略,特别是制定中期经营蓝图时,尽可能地描绘出3年,5年后的知识产权应达到的状态,以目标的形式明确确定下来。并且与部门的全体同事一起,制定出实现这一目标的具体实施方案。操之过急,往往事与愿违。我们以一种循序渐进,避免后退反复的切实可行的工作推进方法,确保了每个年度计划的彻底完成。

具体是围绕着「申请专利的权利化」,「发挥专利权的作用」及「知识产权活动基础环境建设」三个方面开展工作的。

特别要提的是,有关知识产权活动基础环境建设工作,涉及到①公司内部组织结构的确立;②专职人员的确保与培养;③公司技术人员的知识产权教育;④知识产权信息检索系统的建成;⑤知识产权管理系统的建成;⑥职务发明奖励制度的充实;⑦专利代理事务所管理方法的扩充等多个领域。

 

经过10年的努力,如:设定1995年度数值为1002004年的「日本专利公开件数」为700,「美国专利登记件数」为550,「知识产权专职人数」为350,「专利费收入」为1000,「专利费支出」为50,各个项目均有所提高和改善,10年间专利费收入增加了10倍,而支出却基本减半,从营业额角度看,专利费用的支出比率降低到了原有的四分之一。

这些数值的实现并非易事,是通过年度目标和实施战略的修正,通过全公司上下一致,努力奋斗的成果。当然,公司高层的大力支持,作为后盾力量也是不可欠缺的。有重视知识产权的高层领导的公司,知识产权的力量势必强大。

(未完待续,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业务执行役员、知识产权本部长

文章出处:
本网发布时间:2006-9-5 21:20:15
[推荐朋友] [关闭窗口]  [回到顶部]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