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已有成就 | 法律法规 | 审判机构 | 政策精神 | 审判信息 | 案例分析 | 文书精选 | 法官论坛 | 学术讨论 | 行政执法 | 诉讼讲座
      专家专栏 | 记者专栏 | 来稿选登 | 协会动态 | 网友论坛 | 国际条约 | 域外法制 | 环球科技 | 读者来信 | 对外交流 | 各地法院
      照片选登 | 问题解答 | 随      笔 | 书       讯 | 站点地图 | 中文繁体 | english   | 在线投诉 | 我要在线投诉
 
您的位置:首页 - 环球科技
中科院院士:我艾滋病疫苗均无自主知识产权
 首页 >> 科技频道 >> 生命科学
中科院院士:我艾滋病疫苗均无自主知识产权
2006年06月08日   来源:科技日报
【字号  打印 关闭 
    “艾滋病对我国2006至2010年间经济总量的净损失将超过3000亿元。”中科院院士、中国疾控中心疾病预防控制所所长曾毅今天下午在“院士与中国”学术报告会上作了题为《艾滋病的预防与控制》的演讲。他指出,我国在艾滋病疫苗研究上,与国际先进水平也相差甚远。甚至还比不上一些发展中国家。

    曾毅感慨,目前已在国际上完成或正在进行的120多个艾滋病疫苗临床试验中,在我国进行的只有两项,而且试验的疫苗均没有我国的自主知识产权。

    曾毅认为,造成这种现状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包括上游研发资金的投入严重不足,研究创新不够,队伍间缺乏合作,疫苗研发上下游脱节,致使完成研制的疫苗进入规范化生产以及临床报批的周期太长。他说:“研制疫苗是一个系统工程,但我们仍然采用条块分割的资助方式,缺乏连续和跟踪的自主机制。由于各类课题分散设立,每个课题的经费额度都不大,各个队伍只有独自研究,很少开展合作,无法形成合力。”

    对此,他建议,应尽早启动国家艾滋病疫苗计划,整合核心资源和骨干队伍,形成从实验室研究、中试生产到临床实验的完整的疫苗研发系统。他认为,当务之急是成立艾滋病疫苗发展战略专项基金,大幅度增加经费投入。并在此基础上调整投入重点,鼓励以企业为主体的创新模式;实施课题分类资助,形成对不同阶段艾滋病疫苗研究的连续资助机制。

    目前,我国已初步建立了艾滋病疫苗生产的技术平台,大规模分子流行病学研究也奠定了我国艾滋病疫苗研究的坚实基础。在重组痘苗病毒载体艾滋病疫苗、dna和安卡那株痘苗病毒艾滋病疫苗等方面,也取得了进展。(记者 向杰)

    2004年11月25日,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复合型艾滋病疫苗进入ⅰ期临床研究,并由中国临床研究和疫苗领域的20多位专家,进行了严格论证,最终制定了科学的临床研究方案;2005年3月12日,中国首次开展的艾滋病疫苗临床实验在广西揭开序幕,首批8名志愿者接种了疫苗。

    新华网北京6月7日电(记者喻菲 俞铮)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性病艾滋病预防控制中心首席科学家曾毅建议,中国的艾滋病疫苗计划应形成完整的研发系统,加速推进艾滋病疫苗进入临床试验,在2010年完成艾滋病疫苗的三期临床试验。

    曾毅院士7日在向中国科学院第十三次院士大会作学术报告时指出,经费不足是中国艾滋病疫苗研发存在的主要问题之一。他建议,国家应设立艾滋病疫苗发展战略专项基金,大幅度增加经费的投入,5年经费约需10亿元人民币。除国家投入外还应建立吸引地方配套经费、企业投入、社会捐助和国际合作渠道资金投入的机制。>>详细

文章出处:
本网发布时间:2006-6-9 6:23:02
[推荐朋友] [关闭窗口]  [回到顶部]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