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已有成就 | 法律法规 | 审判机构 | 政策精神 | 审判信息 | 案例分析 | 文书精选 | 法官论坛 | 学术讨论 | 行政执法 | 诉讼讲座
      专家专栏 | 记者专栏 | 来稿选登 | 协会动态 | 网友论坛 | 国际条约 | 域外法制 | 环球科技 | 读者来信 | 对外交流 | 各地法院
      照片选登 | 问题解答 | 随      笔 | 书       讯 | 站点地图 | 中文繁体 | english   | 在线投诉 | 我要在线投诉
 
您的位置:首页 - 记者专栏
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面临4道“门槛”
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面临4道“门槛”
2006年05月24日 19:05:20  来源:新华网
【字号  留言 打印 关闭 

    新华网北京5月24日电(记者崔军强)努力建设创新型国家,已被写入《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但不少人对创新的具体指标并不十分了解。科技部副部长尚勇24日指出,我国要实现建成创新型国家的战略目标,需要跨越4道“门槛”。

    在人民大会堂举行的“坚持自主创新建设创新型国家”论坛上,尚勇对创新型国家的量化指标作了解读。这4道“门槛”分别为:研发经费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在2.5%以上;科技进步贡献率超过60%;对外技术依存度低于30%;本国人发明专利数量和科技论文被引用数进入世界前5位。

    尚勇说,我国人均资源占有量偏低,只有依靠自主创新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无论原始性创新、集成创新,还是引进技术消化吸收与再创新,都必须坚持自主之路,这既是科技发展的需要,也是经济发展的需要。他表示,实施建设创新型国家战略,标志着我国将从引进技术为主转向自主创新为主。

    我国政府提出,要把科技进步和创新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首要推动力量,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作为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增长方式、提高国家竞争力的中心环节,但目前我国科技创新能力还比较弱。根据有关研究报告,2004年我国科技创新能力在49个主要国家中位居第24位,处于中等水平。

    作为国家创新战略的重要内容,发达地区的一些城市也纷纷制定了建设创新型城市的时间表和量化指标。以北京市为例,预计2010年全市研发经费支出占地区生产总值的6%,每万人专利申请数达到18件,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60%,并在国内率先初步建成创新型城市。(完)

    相关新闻:

    人民日报社论:同心协力建设创新型国家

    李长春:推进文化创新 为建创新型国家作贡献

    建创新型城市:拉动创新型国家引擎

文章出处:
本网发布时间:2006-5-25 6:15:52
[推荐朋友] [关闭窗口]  [回到顶部]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