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已有成就 | 法律法规 | 审判机构 | 政策精神 | 审判信息 | 案例分析 | 文书精选 | 法官论坛 | 学术讨论 | 行政执法 | 诉讼讲座
      专家专栏 | 记者专栏 | 来稿选登 | 协会动态 | 网友论坛 | 国际条约 | 域外法制 | 环球科技 | 读者来信 | 对外交流 | 各地法院
      照片选登 | 问题解答 | 随      笔 | 书       讯 | 站点地图 | 中文繁体 | english   | 在线投诉 | 我要在线投诉
 
您的位置:首页 - 记者专栏
中国软件产业应克服“重硬轻软”现象
中国软件产业应克服“重硬轻软”现象
2006年04月22日 19:18:24  来源:新华网
【字号  留言 打印 关闭 

    新华网博鳌(海南)4月22日电(记者赵文 周正平)中国信息产业部副部长娄勤俭22日在博鳌亚洲论坛2006年年会上坦言,中国软件产业发展遇到了一些问题,重视硬件、轻视软件的现象,使软件的“生产”、“销售”和“使用”链条发生“断裂”,影响了软件产业的发展。

    分析“重硬轻软”现象产生的原因,娄勤俭认为,由于国内的销售方往往实行硬件、软件捆绑式销售,使消费者误认为“软件是不需要花钱购买的”。国外大公司进入中国市场初期以“送软件”的形式出现,也导致“重硬轻软”现象产生。

    娄勤俭说,中国和美国、欧洲等国情况不同,在中国,进入企业、家庭的电脑大多数被用于打字、上网、游戏等,作用真正发挥出来的还很少。“由于计算机产生的增值与效益并不明显,大多数消费者看不到购买正版软件的收益,”娄勤俭说。

    对进入中国的国外大型软件公司来说,开发更适宜的软件和加快计算机生产、销售环节预装正版软件的步伐是它们稳定自己在中国市场份额的主要对策。

    微软公司高级副总裁克雷格·蒙蒂在会上说:“我们公司在中国、泰国、印度等国家开发了供初学者操作的视窗系统,为没有经验、初次使用者提供帮助,这样可以解决软件使用不完全的问题。”

    “在中国,预装正版软件的措施刚刚开始,所占比例还比较小。但是我们会鼓励销售商做这样的事,”克雷格·蒙蒂说。

    与此同时,保护软件知识产权,使开发软件的人“有钱赚”,克服“重硬轻软”的现象其实也是中国政府一直在努力的方向。

    娄勤俭介绍,中国知识产权保护的意识已经逐步加强,措施也更有力。中国在服务器端的软件知识产权保护上比较有成效。“在中国的大企业、银行等内部,都在使用正版软件,因为这同时也涉及到其自身的赢利。”

    中国软件公司预装正版软件的能力也在逐步提升。娄勤俭说,占了中国市场37%份额的联想集团及tcl等品牌企业的预装能力已经超过60%,平均达到70%,“中国计算机消费正趋向品牌化,这对软件知识产权保护有益。”(完)

文章出处:
本网发布时间:2006-4-23 5:58:38
[推荐朋友] [关闭窗口]  [回到顶部]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