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已有成就 | 法律法规 | 审判机构 | 政策精神 | 审判信息 | 案例分析 | 文书精选 | 法官论坛 | 学术讨论 | 行政执法 | 诉讼讲座
      专家专栏 | 记者专栏 | 来稿选登 | 协会动态 | 网友论坛 | 国际条约 | 域外法制 | 环球科技 | 读者来信 | 对外交流 | 各地法院
      照片选登 | 问题解答 | 随      笔 | 书       讯 | 站点地图 | 中文繁体 | english   | 在线投诉 | 我要在线投诉
 
您的位置:首页 - 专家专栏
郑成思、李祖明:知识产权需要创新保护和运用

今日观察:知识产权需要创新保护和运用 
 
 
  2006年04月12日   来源:人民日报


 
    知识经济时代,知识产权已成为一个企业、一个城市、一个国家竞争力的重要体现。我国正在积极推进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的制定,创新、保护和运用是知识产权战略的三大关键词。

    创新是知识产权战略的基础。没有创新,也就没有了知识产权,知识产权战略也就成了无本之木,无源之水。我国“十一五”规划明确提出:实施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按照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方针,加快建设国家创新体系,不断增强企业创新能力,加强科技与经济、教育的紧密结合,全面提高科技整体实力和产业技术水平。

    保护是知识产权战略的关键。知识产权保护不力,会使知识产权权利人丧失创新的积极性,最终导致一个企业乃至一个国家的知识产权整体发展落后。因此,加强公民知识产权意识,健全知识产权保护体系,建立知识产权预警机制,依法严厉打击侵犯知识产权行为成为知识产权战略的关键。

    运用是知识产权战略的根本,是归宿。知识经济时代最重要的资产是知识、资讯和高科技的创新与应用。创新是开始,是基础,但创新成果在未产业化之前仅仅具有理论上的经济价值,其投入如果未进行转化甚至就是浪费,因此,知识经济的发展根本上取决于对技术创新成果的传播、管理、保护和转化,即促进技术创新成果的产业化成为知识经济时代各国首先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知识经济时代,发达国家和地区已经注意到知识经济时代国家发展战略的调整,极力促进其创新成果的产业化,收效巨大。

    在我国,大多数企业已经对研发等技术创新越来越重视,但企业对技术创新成果的管理、转化、应用等却不关心也不研究,有关政府部门对此并未给予足够的重视,相关学术研究也乏力,很多企业在跨国公司的知识产权战略攻掠下损失惨重却尚未知觉。因此,党的十六大明确提出,要开发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成果,要建立和实现由国家对提高全社会技术创新能力和效率的有效调控和推动、扶持与激励为核心的国家创新体系。认识、制订和实施鼓励创新及促进技术创新成果产业化这一发展战略,不仅仅是相关法律的完善问题,还涉及经济、管理等多个领域,需要国家、政府、企业乃至全体公民的参与和努力。

    (郑成思  全国人大法律委员会委员、中国社科院知识产权中心主任,李祖明  中国政法大学副教授、参与国家知识产权战略制定工作)

文章出处:
本网发布时间:2006-4-15 6:09:36
[推荐朋友] [关闭窗口]  [回到顶部]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