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已有成就 | 法律法规 | 审判机构 | 政策精神 | 审判信息 | 案例分析 | 文书精选 | 法官论坛 | 学术讨论 | 行政执法 | 诉讼讲座
      专家专栏 | 记者专栏 | 来稿选登 | 协会动态 | 网友论坛 | 国际条约 | 域外法制 | 环球科技 | 读者来信 | 对外交流 | 各地法院
      照片选登 | 问题解答 | 随      笔 | 书       讯 | 站点地图 | 中文繁体 | english   | 在线投诉 | 我要在线投诉
 
您的位置:首页 - 记者专栏
自主创新 引领中国向未来(特稿一)
市场报记者 丁曼丽
  2006年03月03日
  中国“科技创新重大成就展”上展示的神六返回舱。

  如何在改革中造就新体制以激发创造活力,提高全民族科学素养,形成中国特色的自主创新体系,将是今年“两会”代表委员热议的话题

  春回大地万物新。三月的北京,又迎来一年一度举世瞩目的“两会”。来自全国各地的近3000名全国人大代表和2000多名政协委员,再一次相聚,共商祖国发展大计,共同勾画建设创新型国家的美好蓝图。在他们兴奋的憧憬中,“自主创新”成为一个最令人荡气回肠的词。
  自主创新是改革开放的“助推器”
  改革开放20多年来,中国大量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在给我国科技和经济带来快速发展的同时,也使对外技术依存度过高、关键技术和设备大部分依赖进口、缺少自主产权的核心技术、经济发展主要靠投资拉动、资源能源问题愈益突出等一系列深层次问题和矛盾日益凸显。中国经济长期依赖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廉价劳动力的增长方式难以持续,由“肢体经济”转向“头脑经济”势在必然。
  全国人大代表、工商银行甘肃省分行行长赵鹏对记者表示,走中国特色的自主创新之路,建设创新型国家,是我们党综合分析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现状、国际竞争态势后作出的科学判断,是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转入科学发展轨道的正确选择。
  十六大以来,党中央多次强调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的重要性和必要性。2004年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了“自主创新是推进经济结构调整的中心环节”。自主创新更是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最大的亮点之一。自主创新在万余字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就出现了十多次。而在4万余字的《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中,自主创新更是贯穿始终的灵魂,标志着这一国家战略已经从理论层面进行到运筹层面。
  自主创新是与模仿、引进相对应的概念,指以获取自主知识产权、掌握核心技术为宗旨进行的自主创新活动,它包括了原始创新、集成创新与在消化吸收国外先进技术的基础上再创新三个层次。正如科技部办公厅副主任梅永红所说:“强调自主创新绝不是排斥对外开放。相反,只有坚持自主创新才能更加主动地进行对外开放活动。”由美国牵头的国际空间站计划多年来将中国拒之门外,但我“神舟”载人升空后他们提出合作即是最好例证。
  赵鹏指出,有些科学技术可以引进,但自主创新能力却不可能通过引进获得。核心技术买不来,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只有在创新中寻求和把握发展机遇,才能最终立于不败之地。坚持自主创新有利于中国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在对外开放中获得更大的收益。
  自主创新必会带来中国创造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工程总体室主任王忠贵参加了我国神舟一号至神舟六号飞行任务的研制和试验全过程。他说,正是独特的创新思路,使我国载人航天事业在较短的时间跨越了美俄长达40年的研制过程,“这些花多少钱也买不来的尖端技术和产品告诉世界,这是我们自主创新的成功,是中国设计、中国制造!”
  提到中国创造,就不能不面对目前我国被称之为所谓的“世界加工厂”的现状,也就是说我们缺乏自主研发、自主创新,只能充当一个打工者、加工者的地位。这种现状带来一系列的问题,如资源压力、能源消耗、环境污染等。因为劳动力过于廉价,产品主要靠价格低竞争,结果还造成了与国外的贸易摩擦。国家知识产权局局长田力普说:“我们费了很大劲,消耗很多资源,却没有得到多少财富,结果还被人家指责,甚至包括知识产权方面的指责,这样的发展模式是很被动的。我们不能永远停留在‘世界加工厂’的位置上。”
  全国人大代表、著名知识产权专家郑成思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大量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促进了经济发展,但缺少自主知识产权的问题却日益突出。我们被称之为“世界加工厂”,是因为我们很多企业处在有“制造”无“创造”、有“产权”无“知识”的状态,甚至靠仿造过日子。目前,中国企业中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仅有2000多家,仅占企业总数的万分之三,99%的企业没有申请专利。知识产权制度的本质是鼓励创新,不鼓励模仿与复制,反对仿、靠、冒、盗。要落实中央提出的建设创新型国家的目标,就必须重视与加强对创新者、创新企业所做出的创新成果的知识产权保护。这样,才会涌现出更多的中国创造。
  “两弹一星”的横空出世,神舟飞船的遨游苍穹,超级杂交稻的成功培育,中文激光照排技术的发明推广———这些例子生动说明,只有自主创新,才有中国创造。也正是因为坚持了自主创新,中国的海尔、海信、联想、华为、北大方正、中芯国际等企业,才取得了一项又一项的自主知识产权,完成了一个又一个的中国创造。
  全国人大代表、奇正藏药集团董事长雷菊芳在记者采访时说,我国的传统文化是传统企业自主创新的源泉,传承与创新不可分割,我们的先人已经在过去贡献给世界很多的中国创造,作为传统企业只有具备传承力、融合力、创新力,才能不断在前人的基础上,推出当代的中国创造。
  自主创新引领中国未来
  有专家指出,当今世界的发展,主要是20多个创新型国家主导的。它们不是通过要素驱动,而是通过自主创新实现经济社会持续和协调发展,在创新投入、知识产出、创新产出以及以我为主的创新能力等方面远远高于其他国家。
  对于发展中国家,如果不能发展高新技术,提高经济竞争力,将可能永远无法摆脱人口增长、资源枯竭、环境恶化、人才外流的困境。有没有创新能力,能不能进行创新,是当今世界范围内经济和科技竞争的决定性因素,也成为考验世界各国社会结构、社会文化、社会管理甚至社会制度的试金石。世界著名管理专家詹姆斯·莫尔斯说得好:“可持续竞争的唯一优势来自于超过竞争对手的创新能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必然要求。加快科技发展,增强我国的国际竞争力,关键在于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蓝图,关键在于提高自主创新能力;解决资源枯竭、生态环境恶化等问题,关键还在于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专程从美国回来参加“两会”的四川团全国人大代表土登尼玛,作为访问学者常年生活、工作在国外。刚回到国内就接受了记者的采访。他告诉记者,创新能力对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特别重要,要创新就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要立足国情、立足实际,要有所为有所不为。国家已制定出到2020年我国要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的具体目标,这就必然要求我们各个方面都要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蓝图已绘就,马达已经启动,各行各业的自主创新队伍正在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大旗下列队待发。中华民族千百年来的聪明才智和具备了强烈创新觉悟的广大民众,在党和政府强有力的组织推动下,必将逐步构建起更灵活有效的创新机制,在科学发展观的引领下,一步一个脚印走好自主创新之路,中国的未来必定更加辉煌。


    《市场报》 (2006年03月03日 第二版)

  能够实时监控汽车尾气排放的新型环境监测车。
文章出处:
本网发布时间:2006-3-8 9:35:37
[推荐朋友] [关闭窗口]  [回到顶部]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