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产权将成中美贸易纷争头号问题
当中国改革汇率形成机制并抚平了一场纺织品贸易纷争后,知识产权在2006年中美贸易纠纷中就成为头号问题。昨天,中美双方的贸易官员就此在北京展开一场闭门会谈。这也是中美开年以来的首场磋商。
昨天,记者从美国驻华使馆获悉,自2月28日起,布什政府派出的谈判小组成员已经陆续抵达中国,他们此行肩负的重任包括敦促中国在知识产权保护和汽车配件贸易问题上有所作为,并在世贸组织中履行新责任等。磋商将会持续数日。
截至记者发稿时,中美双方均未披露谈判内容。
知识产权保护是中美经贸关系中的老生常谈。但在未来两个月里,中国领导人将出访美国、中美商贸联委会即将举行、bsa(美国商业软件联盟)年会也将首次移师中国举行。因此,尽快在知识产权保护上达成一致,似乎已经成为当前缓解中美贸易冲突的关键。
然而,与贸易争端相比,这可能是一场更为难解的棋局。
美方此次的谈判代表——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法律总顾问门德霍尔临行前曾这样表述自己的意图:就中国政府为打击猖獗盗用美国知识产权的活动所做的努力收集信息。“我们希望确定中国政府在保护知识产权方面所掌握的信息,以及中方能够如何以最便利的方式向我们提供这一信息”。他同时强硬地提醒,如果中国不能就其努力提供足够的信息,说明中方缺乏对谋求解决这一问题的承诺。
昨天,中国美国商会向记者提供的一份报告中说,在2005年的调查中,仍有57%的在华美国公司表示对中国打击侵犯知识产权行为的措施不满意。商界的声音也将成为中美磋商的一个因素。(北京晨报记者 刘映花)
中美今年首轮贸易磋商开谈 知识产权保护成核心
商务部贸易专家分析指出,近年来,中国汽车零配件对美出口增速较快,引起美方关注,此前,美方也因中方汽车配件出口增速过快,欲对中国汽车零配件发起反倾销调查。此外,随着中国经济的迅猛崛起,美国希望中国在世界贸易组织中承担更多的作用,如促进落后欠发达国家的发展等。
知识产权成中美贸易焦点 本周双方将首度交锋
自去年美国总统布什访华后,知识产权问题被列为2006年中美贸易问题的焦点,本周,双方将在这一题目上首度交锋。
昨天,外电的消息已经传出,美国将在本周敦促中国消除对外国汽车零部件进口的壁垒,并加强对销售假冒和盗版产品行为的打击,否则美国可能向世界贸易组织提起申诉。代表美国发出声音的是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法律总顾问门德霍尔、中国问题副贸易代表斯特拉特福德以及知识产权执行副代表埃斯皮内尔。根据计划,他们将于本周造访中国。
调整对华贸易政策监控 破例特设针对中国的办公室
这份名为《美中贸易关系:进入更大责任和执法新阶段》的报告,对中国的措辞进一步升级。该报告称,中国在全球贸易体系中的“学徒期”已经结束,美国将让中国为不平等的贸易做法负责。美贸易代表办公室宣布,一个特别工作组即将成立,该工作组的任务是监督保证中国在贸易活动中遵循世界贸易规则。美方宣称,美国和中国之间的贸易缺乏公平性、可持续性、平衡性。 
专家解读美中贸易政策评估报告 中国不必多虑
“这次的美中贸易政策评估报告中很多提法只是过去几年来美国对美中贸易做法的延续,不会引发激烈的举措,中国不必为此多虑。”针对美国贸易代表波特曼于美国时间14日在华盛顿公布的美中贸易政策评估报告中就调整和加强美国对华贸易提出的建议,一些中美贸易专家16日接受《经济参考报》记者采访时做出上述表示。
秦刚:中美经贸关系不是一方给另一方的恩赐
外交部发言人秦刚16日在例行记者会上表示,希望中美双方能以长远的战略眼光来看待和处理中美关系,牢牢把握两国关系中的共同点和正确的发展方向。他说,应该用客观全面的眼光来看待中美关系,特别是中美经贸关系。双方的经贸合作是“互利的、双赢的关系;而不是单向的,不是一方给予另一方的恩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