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扬:今年力推八项司法改革 死刑二审全部开庭 2006年02月23日07:24 本报北京2月22日讯 记者吴兢报道:今年,人民法院要在8项改革措施上取得实质性进展。在今天上午召开的最高人民法院特邀咨询员座谈会上,就社会关注的司法改革,院长肖扬向在场的21名法学理论精英面对面介绍。这项旨在听取专家意见、接受各方监督的特邀咨询员制度已建立了8年。
肖扬说,这8项改革措施包括:一是改革和完善诉讼程序制度,重点完善死刑案件二审程序和核准程序,并确保今年下半年所有死刑案件二审开庭审理;二是改革和完善审判组织与审判机构,重点完善审委会制度;三是改革民事、行政案件审判监督制度,重点推动建立再审之诉,解决“申诉难”、“申请再审难”问题;四是改革和完善执行工作,重点要在深化执行权运行机制和建立全国法院执行案件信息管理系统上取得明显进展;五是建立和完善案例指导制度,促进法律适用标准的统一;六是健全人民陪审员管理制度,充分发挥该制度的功能;七是进一步贯彻落实全国人大常委会有关决定,做好司法鉴定机构改革和司法辅助工作职能调整;八是逐步扩大法官助理试点工作,并切实做好实行聘任制书记员的改革工作。
●链接
人民法院司法改革经历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从20世纪70年代末到80年代初,随着一系列法律的颁布实施,审判体制和审判制度相继得到恢复;第二阶段,从20世纪80年代末至90年代中期,人民法院审判方式改革,实现了立审分立、审执分立、审监分立,并以公开审判为核心,实现了审判方式由纠问式向抗辩式的转变;第三阶段,从20世纪90年代末开始至今,中央对司法改革给予高度重视,人民法院完成了“一五改革纲要”的39项具体任务,“二五改革纲要”又确定了50多项任务,开始触及改革司法体制、司法机制等深层次内容。
《人民日报》 (2006年02月23日 第十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