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南京1月24日电(记者蔡玉高)在我国的发明专利申请中,来自国外的申请占82%,且技术含量较高;来自国内的专利申请占18%,且技术含量较低。有关人士表示,“82︰18”凸显了目前我国自主知识产权所面临的困境。
23日-24日,江苏省召开了全省知识产权局长工作会议。会上,江苏省科技厅厅长王永顺表示,世界上最大的跨国公司在其主要市场国家都拥有大量专利,科技实力强的企业通常拥有专利申请量也很多。美国、日本这两个科技和经济发达的国家,在全世界专利申请量中始终排在前两名。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知识产权在国际竞争中的重要性日益突出,许多发达国家和跨国公司通过在国内外获取知识产权,保护和延伸其科技经济优势,对发展中国家及其企业在技术上和市场上构成了严重的制约。
有关专家表示,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一直努力缩小与发达国家科学技术发展的差距,当前又面临突破发达国家知识产权壁垒的挑战。据统计,在我国的发明专利申请中,国外的申请和国内外资机构的申请一直占总申请量一半以上,而且国外的申请主要集中在高科技领域,如在无线电传输、移动通讯、半导体、西药、计算机等领域的国外申请占据了绝对的优势。这种状况对我国的科技创新和经济发展构成了相当程度的冲击。
江苏省知识产权局局长朱宇介绍,据有关统计,我国99%的企业没有自己的专利,拥有商标的企业也仅有40%,国内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核心技术的企业仅占万分之三,很多企业“有制造没创造,有知识没产权”。“十五”时期,经济发达的江苏全省企业的发明专利数约占专利总数的1-2%左右,突出反应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关键技术严重缺乏,面对外国公司的知识产权战略进攻,江苏的企业处于明显的劣势。
专家们表示,“82︰18”的局面必须改变,否则,建设创新型国家的目标将难以实现。(完)
我国仅万分之三企业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核心技术
新华网北京1月2日电(记者李薇薇)记者从国家知识产权局了解到,我国国内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核心技术的企业仅为万分之三。99%的企业没有申请专利,60%的企业没有自己的商标。
自主创新——中国经济升华的必由之路
最能体现核心竞争力的高新技术产业在中国仍然处于受制于人的境地。如汽车制造业,经过20多年的合资合作,确实呈现出一派繁荣,但关键技术的缺失注定让外方赚走利润的大头。更要害的是,已经有专家指出,一旦市场彻底开放,外方完全有可能舍弃不掌握核心技术的中方合作者。中国的其他行业如医药、电信等无不如此。
·2005唱响自主创新:鼓励政策相继制定 迎来春天
·我国将从四方面提高信息产业自主创新能力
·六大问题制约我国汽车工业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留学人员成为中国企业自主创新的生力军
·国资委将积极推进企业自主创新和资源节约
·西重所:130多项“中国第一”是如何创造的?
·我国利用瓦斯发电取得突破
·我国“煤变油”技术将改变汽车“饮食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