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已有成就 | 法律法规 | 审判机构 | 政策精神 | 审判信息 | 案例分析 | 文书精选 | 法官论坛 | 学术讨论 | 行政执法 | 诉讼讲座
      专家专栏 | 记者专栏 | 来稿选登 | 协会动态 | 网友论坛 | 国际条约 | 域外法制 | 环球科技 | 读者来信 | 对外交流 | 各地法院
      照片选登 | 问题解答 | 随      笔 | 书       讯 | 站点地图 | 中文繁体 | english   | 在线投诉 | 我要在线投诉
 
您的位置:首页 - 记者专栏
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面临三大难题

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面临三大难题
 
 
www.xinhuanet.com  2006年02月12日 17:53:33  来源:新华网

 
    新华网北京2月12日电(记者周玮、隋笑飞)正在国家博物馆举行的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成果展上,2000多件珍贵实物勾勒出了一条抵御时间销蚀的中华民族文化的不断血脉;但同时,《北京潘家园古玩市场上的民俗文物》《拆》等反映文化遗产惨淡现状的图片,也敲响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警钟。

    中国艺术研究院院长王文章说,正如这次展览的部分内容所体现的,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加强和现代化进程的加速,我国的文化生态发生了巨大变化,非物质文化遗产受到猛烈的冲击,保护工作面临三大难题:

    ——一些依靠口传身授方式加以承传的文化遗产正在不断消失;许多传统技艺濒临消亡;大量珍贵实物与资料遭到毁弃或流失境外;随意滥用、过度开发文化遗产的现象时有发生。

    ——法律法规建设的步伐不能及时跟上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需要,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还缺乏相关法律的保护;管理尚不健全,保护工作还缺乏制度要求、保护标准和目标管理。收集、整理、调查、记录、建档、展示、利用、人员培养等工作相当薄弱,保护管理资金和人员不足的困难普遍存在。

    ——一些地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意识淡薄,重申报、重开发,轻保护、轻管理的现象比较普遍;少数地方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超负荷利用和破坏性开发,存在商业化、人工化和城镇化倾向,甚至借继承创新之名随意篡改民俗艺术,极大地损害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原真性。

    王文章表示,非物质文化遗产不像文物能够独立存在,其无形性使得人类要传承延续有一定困难。而非物质文化遗产也是逐渐演变的,人类活动的介入,使一些非物质文化遗产因为我们的不当保护而中断了自然演变进程。因此,我们的保护手段应当是多样化的,但前提是保持其原生态,不要人为中断其按自身规律进行的演变。(完)

文章出处:
本网发布时间:2006-2-13 8:48:58
[推荐朋友] [关闭窗口]  [回到顶部]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