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已有成就 | 法律法规 | 审判机构 | 政策精神 | 审判信息 | 案例分析 | 文书精选 | 法官论坛 | 学术讨论 | 行政执法 | 诉讼讲座
      专家专栏 | 记者专栏 | 来稿选登 | 协会动态 | 网友论坛 | 国际条约 | 域外法制 | 环球科技 | 读者来信 | 对外交流 | 各地法院
      照片选登 | 问题解答 | 随      笔 | 书       讯 | 站点地图 | 中文繁体 | english   | 在线投诉 | 我要在线投诉
 
您的位置:首页 - 记者专栏
网络盗版成为我国电影反盗版事业的难题

网络盗版成为我国电影反盗版事业的难题
 
 
www.xinhuanet.com  2005年11月29日 08:47:35  来源:新华网


    新华网北京11月28日专电(记者郭威)11月27日,在由北京市文联和北京影视艺术家协会主办的2005北京文艺论坛影视传媒分论坛上,与会专家学者就打击影视盗版问题展开讨论。不少专家指出,网络盗版是当前我国电影反盗版事业遇到的一个重要难题,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反倒制约了电影反盗版事业进程。

  北京传媒科学研究中心主任陈硕认为,网络用户对“bt软件”(俗称“变态”软件,一种网络信息传输的程序)的不正当使用,让每一台电脑都有可能成为盗版电影服务器,这给电影盗版行为提供了极大空间,网络技术进步反倒成了影视知识产权保护的难题。

    记者了解到,用bt软件下载高质量的国内外电影后欣赏并和他人共享,已经成为不少人“娱乐消遣”的重要方式;在一些网站和论坛中,下载网络盗版电影被看作是再正常不过的行为。

    针对这一现象,国家版权局版权司副司长许超指出,网络盗版对电影业的侵害十分严重,甚至可以说是触目惊心。“美国电影协会近日投诉称,2004年6月至今,他们发现了我国有446家网站提供盗版美国电影,而且没有一家经过许可。”他坦言,网络技术发展太快给影视知识产权保护出了难题,“美国每年修改版权法都跟不上网络技术的发展,更何况我国制定了一个法律基本不动。”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讲师张燕认为,我国电影反盗版体系应对网络盗版的能力不足,这给网络盗版商提供了空间。

    网络盗版之所以如此猖獗,许超认为其重要原因就是风险极小利益丰厚,“特别是网络盗版,简直就是想怎么干就怎么干!”同时他说,电影本身是商品,就必须要适应市场原则:“我们的电影票价贵得离奇,这不是要把观众推到盗版那边?还有,正版品种少而盗版的却很丰富,这就给盗版拱手让出了市场。”(完)

文章出处:
本网发布时间:2005-12-1 6:06:15
[推荐朋友] [关闭窗口]  [回到顶部]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