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已有成就 | 法律法规 | 审判机构 | 政策精神 | 审判信息 | 案例分析 | 文书精选 | 法官论坛 | 学术讨论 | 行政执法 | 诉讼讲座
      专家专栏 | 记者专栏 | 来稿选登 | 协会动态 | 网友论坛 | 国际条约 | 域外法制 | 环球科技 | 读者来信 | 对外交流 | 各地法院
      照片选登 | 问题解答 | 随      笔 | 书       讯 | 站点地图 | 中文繁体 | english   | 在线投诉 | 我要在线投诉
 
您的位置:首页 - 政策精神
《人民日报》评论员:自主创新铸辉煌——三论学习载人航天精神
自主创新铸辉煌
———三论学习载人航天精神
  2005年11月24日 【字号 】【留言】【论坛】【打印】【关闭

  本报评论员

  短短几年,从神舟一号到神舟六号,从送“模拟人”上天到有人参与的空间科学试验,中国的载人航天事业,取得一个又一个突破。“神舟现象”体现了我国的科技创造力和竞争力,展示着当代中国航天科技工作者可贵的自主创新精神。
  早在“两弹一星”时代,严峻的现实就告诉我们:实现原子弹、导弹和人造卫星等尖端科技的突破,不能依赖别人,只能依靠自己。实践证明,核心尖端的科学技术是买不来的,即使有些成果一时可以从国外引进,但如果我们不能消化吸收和再创新,最终还是会受制于人。当今世界,科技发展突飞猛进,国家的竞争力日益明显地体现在以自主创新为核心的科技实力上。
  “要实现中华民族的飞天梦想,自主创新是我们唯一的选择。”正是以这样的信念为动力,广大航天科技工作者胸怀为国争光之志,发奋图强,自力更生,勇于创新。他们用一系列科技奇迹告诉世界:中国,不是一个只能生产服装、玩具和小商品的国家,中国人依靠自主创新,不仅能制造宇宙飞船,能把人送上太空,而且能在人类所从事的重要科技领域占有一席之地。
  载人航天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和科技竞争力的集中体现,是当今世界高新科技中最前沿和最具挑战性的领域,涉及力学、天文学、地球科学、航天医学、空间科学等众多学科,牵涉系统工程、自动控制、计算机、通信、遥感、新能源、新材料、微电子、光电子等高新科技领域。要推动中国载人航天事业不断进步,必须在这些领域具备世界领先的核心技术。中国航天科技人员,不懈探索,敢于超越,瞄准世界航天科技发展的前沿,获得了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用智慧的双手托起了“神舟”的腾飞。
  自主创新的土壤是观念创新、机制创新,自主创新的关键是拥有人才、人尽其才。我国载人航天工程在跨越式发展中,不仅在一些重要科技领域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更重要的是锻炼和培养出了一大批勇于创新的科技人才,为我国航天事业实现新的突破积蓄了强大的发展后劲。目前,在载人航天工程的七大系统中,35岁以下的技术骨干已占80%,年轻的技术骨干队伍在迅速成长,新一代航天英才开始挑起大梁。
  载人航天工程的伟大实践再次告诉我们,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今天,我们正处在一个伟大的时代,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强调,科学技术发展要坚持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方针,不断增强企业创新能力,加快建设国家创新体系。我们深信,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国家战略,坚持不懈地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我们就一定能够不断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注入巨大活力,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进程,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人民日报》 (2005年11月24日 第一版)

文章出处:
本网发布时间:2005-11-24 6:23:13
[推荐朋友] [关闭窗口]  [回到顶部]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