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深入分析当前我国知识产权司法保护工作面临的形势和挑战,回顾和总结近一年来的知识产权审判工作,研究部署进一步加大知识产权司法保护力度、坚决打击侵犯知识产权行为、规范知识产权司法行为的具体举措,为优化科技创新环境、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有力的司法保障,最高人民法院于11月21日起在厦门召开全国法院知识产权审判工作座谈会。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长曹建明到会并讲话。
曹建明指出, 当前经济全球化趋势正在深入发展,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知识创新空前加快,国家间和企业间围绕资源、市场、技术、人才的竞争更加激烈。党和国家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注重通过法律手段打击侵权,保障知识产权权利人的合法权益,维护市场竞争秩序;全社会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关注包括司法在内的知识产权执法的公平公正和及时有效。我国知识产权司法保护面临紧迫的形势和严峻的挑战。
曹建明强调,五中全会把致力于建设创新型国家作为我国面向未来的重大战略,同时将知识产权问题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突显了保护知识产权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特别指出,要进一步整顿和规范市场秩序,坚决打击制假售假和侵犯知识产权行为,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健全知识产权保护体系,优化创新环境。保护知识产权是鼓励创新的前提和保障。依法保护知识产权,既是优化创新环境、促进自主创新能力的必然要求,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知识产权保护与国际贸易、国际政治的关系日益密切,发达国家对我国知识产权司法保护的关注程度明显上升,已成为我国与一些国家的贸易争端主要焦点之一;同时,知识产权制度国际化趋势不断加强,知识产权的执法保护问题已成为知识产权制度国际化的重点内容,知识产权司法保护越来越为国际社会所关注。
曹建明介绍,自全国保护知识产权专项行动开展以来,全国法院全面加强知识产权审判工作,充分发挥民事、行政和刑事各项审判职能,综合运用各项诉讼制度和执法措施,不断加大知识产权司法保护力度,严厉制裁知识产权侵权犯罪行为,大力提升司法保护水平,去年以来的知识产权司法保护工作成就斐然。全国法院受理和审结的各类知识产权案件数量持续大幅增长,这一方面说明,社会更加信赖和注重知识产权司法保护;另一方面也说明,知识产权审判工作的质量和效率在不断提高,保护力度在不断加大,保护水平在不断提升。2004年,全国各级法院受理包括不正当竞争案件在内的一审、二审和再审知识产权民事案件13744件,审结12695件,审结案件数同比上升38.23%。一审收案首次突破万件,达到10654件(审结9702件)。今年1-10月,全国地方法院受理包括不正当竞争案件在内的一审知识产权民事案件11390件,同比上升27.98%。受理一审知识产权行政案件506件,同比上升10.48%(其中,北京一中院受理专利商标行政案件424件,同比上升10.70%)。受理侵犯知识产权犯罪案件406件,同比上升24.54%;生产、销售伪劣商品犯罪案件911件,同比上升29.22%;非法经营犯罪案件1562件,同比上升36.90%。后两类犯罪案件很多同时涉及侵犯知识产权的问题。人民法院依法救济当事人,充分体现知识产权司法保护的有效性,严格判令侵权人和违约方承担民事责任,司法裁判确定的赔偿数额有所提高,依法给予民事制裁,体现对权利人和非违约方的充分救济。高度重视并依法适用诉前临时措施和诉中财产保全、先予执行等诉讼措施,及时制止侵权行为,有效防止权利人损失的扩大。自三部主要知识产权法律最新修订以来至今年10月,全国法院共受理诉前禁令案件300件,实际支持率达到88.89%;共受理诉前证据保全案件470件,实际支持率达到76.20%。与发达国家或其他主要知识产权法域相比,比例也是高的。依法加强对驰名商标的司法保护,切实保护了中外商标权人的合法权益,从2001年至今年10月,全国法院共认定了72件驰名商标,其中9件驰名商标的权利人是外国人。依法制定司法解释,明确知识产权司法原则和标准,去年12月,《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侵犯知识产权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和《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技术合同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两个大型司法解释的正式发布实施,是近期我国加强知识产权司法保护的重大举措。
曹建明要求, 当前知识产权司法保护工作的基本定位仍然是加大对知识产权的保护力度。要重点解决好以下一些当前实践中反映比较突出、影响知识产权司法保护力度和水平发挥的问题:一是,努力明确和统一有关案件审判中的司法原则和政策,对于提交会议讨论的有关司法解释稿,力争尽快发布实施。二是,充分发挥诉前临时措施制度的独特作用。三是,进一步加大侵权赔偿工作力度,权利人可以直接请求依据法定赔偿办法确定赔偿额,切实保护权利人,从经济上打击和制裁侵权人。四是,在知识产权审判中科学合理地运用证据规则。五是,公开知识产权裁判文书,全面落实审判公开和透明度原则。六是,积极配合开展好国家知识产权战略有关专题的调研,按期完成对知识产权司法保护机制的完善的课题调研等。
曹建明希望全国法院和全体知识产权法官,加倍努力搞好案件审判,加倍努力钻研工作业务,共同携手,推动我国知识产权司法保护事业再上新台阶,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创造激励创新的保护环境、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和公正高效的法治环境。
据悉, 针对我国知识产权审判中存在的一些较为突出的法律适用问题,最高人民法院在深入调研和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草拟了涉及不正当竞争、植物新品种侵权、知识产权权利冲突、音乐电视等问题的司法解释稿。为体现司法解释工作的公开性和透明度,11月18日均已正式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可在中国法院网上查询)。在这次为期三天的座谈会上,与会代表将就其中的重点问题认真讨论,提出修改意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