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11月16日上午最高法院民三庭的法官们就“加入wct和wppt对中国的影响”召开了论坛。与以往不同的是,这次主讲的不是法官或专家,而是北大法学院的研究生刘渊明同学,这是民三庭在繁忙的工作中为这个在该庭实习了三个月的同学专门安排的。
刘渊明同学就复制、向公众传播权和技术措施等三个与互联网有关的热点问题进行了论述,发表了他对我国加入两个互联网公约利弊和成熟度的分析。他认为,我国现行的互联网版权保护法律规定和机制对加入这两个公约,已经没有障碍。他对利益平衡问题和我国应当建立何种网络版权保护制度谈了看法。最高法院知识产权庭法官问题,就他的研究课题提出了问题,刘渊明给予了解答。
蒋志培庭长认为:法学理论与其说是个理论的科学不如说是行为的科学、实践的科学,我们培养法律人才更重要是有能力解决社会实际问题,囿于书斋做学问只是隔靴搔痒,难有大的发展。他强调说,我们应当学习英美法系法学教育中的有益经验,重视法学教育与法律实践的联系,本科生、硕士生、博士生在学习中应当注重培养联系实际的能力,并表示欢迎更多符合条件的法学院同学来该庭实习。据了解,最高法案知识产权审判庭几年来已经接待了数名法律院系学生实习,还接待过一所英国大学的研究生实习。(罗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