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已有成就 | 法律法规 | 审判机构 | 政策精神 | 审判信息 | 案例分析 | 文书精选 | 法官论坛 | 学术讨论 | 行政执法 | 诉讼讲座
      专家专栏 | 记者专栏 | 来稿选登 | 协会动态 | 网友论坛 | 国际条约 | 域外法制 | 环球科技 | 读者来信 | 对外交流 | 各地法院
      照片选登 | 问题解答 | 随      笔 | 书       讯 | 站点地图 | 中文繁体 | english   | 在线投诉 | 我要在线投诉
 
您的位置:首页 - 审判信息
2004年知识产权刑事诉讼案件情况 预计2005年知识产权刑事案件受理量会增长

 

近年来,中国在知识产权刑事司法保护方面取得了很大成绩,保护力度明显加大,人民法院受理并审结了一大批侵犯知识产权的刑事案件。在2000年到2004年的五年中,全国法院共受理知识产权刑事案件1771件,审结1754件,判处罪犯1375人。这些案件主要集中在侵犯商标犯罪,占全部知识产权犯罪案件的85%;其次是侵犯商业秘密罪,占8.6%;其他知识产权犯罪较少。知识产权刑事案件中共同犯罪、单位犯罪较多; 犯罪手段复杂,多属智能型犯罪; 连续性犯罪和跨地区犯罪现象比较突出; 判处刑期较短,多在五年以下,但并处罚金情况较多。

2004年全国法院共受理侵犯知识产权犯罪案件387件,审结385件,判处罪犯528人。在2004年的知识产权犯罪案件中,商标犯罪占82.94%,侵犯商业秘密犯罪占13.43%。考虑到知识产权刑事司法解释公布施行时间不长,这类案件的侦查、起诉程序需要一定的时间,预期今后起诉到法院知识产权犯罪案件将会有较大幅度的增长。

目前关于知识产权犯罪的司法统计并不能完全反映出知识产权刑事司法保护的全部状况,实际被送入监狱的侵犯知识产权的罪犯要远远高于上述数字。因为根据中国刑法关于犯罪竞合时择一重罪定罪处罚的规定,在实践中有大量侵犯知识产权犯罪是按照刑法规定的生产、销售伪劣商品罪和非法经营罪等罪名来定罪处罚的,例如涉及侵犯著作权的犯罪就多以非法经营罪的重罪名来处理。2004年全国法院审结生产、销售伪劣商品案件932件,判处犯罪分子1961人;审结非法经营案件1434件,判处罪犯2526人,这两类犯罪判处的人数分别比2003年上升16.45%和16.94%,其中相当一部分属于侵犯知识产权的罪犯。

2004年底最高法院发布了知识产权刑事案件适用法律的司法解释,预计2005年末的刑事案件受理总数要增长……

文章出处:
本网发布时间:2005-11-15 5:48:07
[推荐朋友] [关闭窗口]  [回到顶部]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