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我国知识产权保护的现状是不足还是超前?
面对提问,身为“第22届世界法律大会”知识产权法专题中方主席,最高人民法院知识产权庭庭长蒋志培博士站在法律的角度回答:“无所谓超前,中国政府既然承诺了,就要按法律严格执行。目前我国知识产权保护的突出问题是某些地区、某些领域的盗版侵权情况还很严重,当然也存在一些人钻法律的空子,利用专利权来谋求不正当的利益。但不能因为少数人就放弃了多数人的利益。有些人认为,各国的国情不同,知识产权保护也应该有所差异,但是为了能够获得参与世界市场平等竞争的资格,从长远利益讲,我们有必要加强对知识产权的保护。”
蒋志培庭长说,为抑制进出口环节的侵权盗版活动,我国各口岸海关将查处进出口假冒和盗版产品作为海关执法的重点。1996年至2004年,全国海关共查获各类进出口侵权案件4361起,案值6.3亿元人民币;2000年以后,海关每年查获的案件都以30%左右的幅度增长,有力打击了进出口侵权货物的违法行为,净化了口岸秩序,维护了权利人的利益。
当问到我国知识产权保护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时,蒋志培庭长认为,很多中小企业家“只知其然却不知其所以然”。从2003年国际七大公司坐收我国dvd厂商30亿元专利费,到2004年国内企业不堪巨额专利费已停止普通dvd出口,我和一些企业家聊起这件事的时候,他们很疑惑,只知道那是别人的专利,但他们的专利中到底包括哪几项?到底是什么技术?自己根本不晓得。所以普及知识产权知识尤为必要。江苏省的“知识产权战略”草案中,把“5年内让50%的居民懂得什么是知识产权”作为一项任务,实在是符合中国国情之举。
蒋志培庭长介绍,目前,我国已成为专利和商标的注册登记大国,国外企业到中国注册商标登记,申请专利保护的有很多,而我国企业在国外执行登记的却屈指可数。究其原因,很大一部分在于我们自主创新不足。
而与国际接轨,为的是让更多的产品走出去的时候能有和外国商品同等的地位。到有一天中国的多数企业都能够像海尔、华为那样借助知识产权制度开拓国内外市场,而不是总被别人以知识产权大棒追打,我们便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接轨。知识创新或者信息创新决不仅仅是技术创新的问题。不创自己的牌子,只图省事去仿冒别人的牌子,除了会遭侵权诉讼外,永远只能给别人打工。
蒋志培庭长最后说,在过去短短二十年时间里,我国政府为保护知识产权付出了艰苦的努力,我国的知识产权保护取得了有目共睹的重大进展,走过了发达国家通常需要几十年甚至逾百年的历程。但是,我们清醒地认识到,作为一个有13亿人口的发展中大国,在经济相对落后和科技水平不高的情况下,建立起完善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绝非一朝一夕之事,需要我们不懈努力,长期奋斗。文/实习生 张慧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