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已有成就 | 法律法规 | 审判机构 | 政策精神 | 审判信息 | 案例分析 | 文书精选 | 法官论坛 | 学术讨论 | 行政执法 | 诉讼讲座
      专家专栏 | 记者专栏 | 来稿选登 | 协会动态 | 网友论坛 | 国际条约 | 域外法制 | 环球科技 | 读者来信 | 对外交流 | 各地法院
      照片选登 | 问题解答 | 随      笔 | 书       讯 | 站点地图 | 中文繁体 | english   | 在线投诉 | 我要在线投诉
 
您的位置:首页 - 审判信息
2004年四川省知识产权司法保护工作

 

 

2004年,四川省知识产权审判工作紧紧围绕党和国家以及四川的工作大局,关注国家政治经济的宏观形势,坚持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相统一,认真贯彻执行诉讼效率原则,依法审理了一批重大、疑难、社会影响大的知识产权纠纷案件,审判质量和审判效率得到了进一步提高。

一、案件审理基本情况

2004年全省法院受理一、二审知识产权民事案件376件,审结338件。其中,涉及侵犯著作权纠纷案件198件,约占53%;专利侵权纠纷案件102件,约占27%;侵犯商标专用权纠纷案件28件,约占7%;技术合同纠纷案件35件,约占9%。我省法院受理的知识产权纠纷案件类型几乎包括了各种类型的知识产权案件。其中著作权侵权纠纷案件明显增多。

我省法院对知识产权的刑事司法保护逐步加强。2002年至2004年审结侵犯知识产权刑事犯罪案件30件。其中假冒注册商标案件18件、销售假冒注册商标商品案件2件、非法制造、销售非法制造的注册商标标识案件4件、侵犯商业秘密案件6件。判处3年以上有期徒刑的有17人,约占23.3%;判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缓刑的51人,约占69.86%。

2001年至2004年我省法院共受理知识产权行政案件10件。其中专利行政案件7件、商标行政案件1件、著作权行政案件2件。

随着知识产权法律法规的不断完善及司法经验的积累,案件审判效率和审判质量均有所提高,绝大多数知识产权纠纷案件都能在法律所规定的审限内结案(包括技术鉴定期间),结案率逐步提高,近年的结案率均保持在约90%的水平。

二、我省法院知识产权案件审理的主要特点

1、案件数量呈逐年上升趋势。

上世纪90年代至2001年期间,我省法院每年受理的知识产权纠纷案件一直稳定在几十件,并基本上保持平缓的上升趋势。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知识产权案件受理数量大幅度增长,2002年受理一、二审知识产权纠纷案件193 件,比2001年增长163%,2003年和2004年在新的台阶上分别以24.4%和56.7 %的速度增长。

2、地区间发展不平衡,案件相对集中在经济文化发达地区。

四川幅员面积达48.5万平方公里,共有21个地、市、州,由于各地区经济和科技发展的不平衡,知识产权纠纷案件的分布亦不平衡。例如,绝大多数案件集中在成都、其次集中在绵阳等经济文化相对发达的地区。成都市中院受理的一审知识产权民事纠纷案件占全省的65 %以上(原因之一是涉及专利侵权纠纷案件,现行法律规定一审法院只能是成都市中院)。经济欠发达地区受理的知识产权案件总量较少,少数地区的法院至今还未受理过知识产权纠纷案件。

3、社会各界对知识产权保护的意识增强。

四川自古有“天下山水之观在蜀”的美誉,不仅有雄伟秀丽的自然山川,还有丰富多样的文物古迹。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西部大开发以来,随着各地区经济的不断发展和旅游资源的开发,涉及当地政府和企业保护本地的特有自然资源和文化资源的案件增长较多。如涉及四川传统名优产品、中国四大名醋保宁醋声誉的四川保宁醋有限公司诉四川省阆州醋业有限公司等侵犯“保宁”注册商标专用权、商品声誉纠纷案;四川省阆中市芳醇酒业有限公司诉四川省阆中保宁酒业有限公司侵犯“压牌”注册商标专用权纠纷案;自贡市肥神饲料有限公司诉重庆市荣昌县天牛科技饲料有限公司侵犯“肥神”注册商标纠纷案等,通过对这些案件的审理,既保护了四川名牌产品的权益,又支持了地方经济的发展。

4、加强以调解方式审结知识产权民事纠纷案件。

今年,以调解方式结案或经调解后当事人撤诉的案件占一定数量。如成都市中院知识产权案件的调解结案率达63.3%,并且,调解结案的案件还呈现出高执行率的特点,当事人调解后迅速、主动地履行义务,至今无一件案件由申请人申请进入执行程序。

5、涉外知识产权纠纷案件有较大幅度增加。

在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前,我省法院受理的涉外知识产权纠纷案件只有涉台、涉港各1件。2002年入世之后,我省法院受理的涉外知识产权纠纷案件明显增多,案件涉及的当事人有美国、英国等国及香港、台湾的公司。如艾尔费雷德·邓希尔有限公司(alfred dunhill ltd)诉四川和正百盛广场有限公司侵犯“dunhill”和“登喜路”商标侵权案;美国亦凡公司诉公益图书馆网络著作权侵权案;毛里求斯共和国客禧康国际有限公司(kohikan international ltd.)诉成都真锅咖啡餐饮文化有限公司注册商标专用权纠纷案;环球唱片有限公司(universal music limited)诉河南先达光碟有限公司录音制作者权侵权纠纷案等。

6、新类型案件不断增加,案件审理难度增大。

我省法院受理的知识产权案件除一般类型外,还涉及计算机网络的著作权侵权判定,商业秘密的构成及侵权判定,网络域名侵犯商标权判定,植物新品种侵权判定以及竞业禁止等新类型案件。如四川农大高科农业有限责任公司诉绵阳市仙农种业有限责任公司植物新品种权侵权纠纷案。该案系涉及杂交水稻的植物新品种权侵权纠纷案件,原告享有d优527、冈优527等植物新品种权,被告未经其授权生产了其享有植物新品种权的稻种,法院经审理后认定被告的行为侵犯了原告的植物新品种权,判决由被告向原告赔偿经济损失5万元。

三、加强知识产权审判工作的主要做法

1、在知识产权案件审理中我庭充分认识这类案件对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影响,不能把目光停留在案件本身所反映的争议金额上。针对当前需要解决的问题,2004年草拟了全省法院审理知识产权案件级别管辖和收案案由的规范性文件报院里批准实施。同时,继续加强对各中院知识产权案件审理的指导,在全省确定了3个案件相对较为集中的中级法院作为知识产权审判工作联系点,以点带面,推动全省知识产权案件的审判工作。我庭还定期或不定期地召开审理知识产权案件质量研讨会议,与有关中级法院交流办案情况,并根据办案发现的问题,进行归纳总结,研究解决问题的方法,避免重复出现相同问题,减少了案件的发回重审和改判。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中对专家证人制度作出了规定,实行专家证人制度不仅能够提高审理知识产权案件的效率,节约诉讼成本,还能够帮助法官进一步了解、掌握所涉的技术问题,提高法官的判案水平,因而实行专家证人制度对开展知识产权审判工作有特殊意义,目前我庭正在积极进行探索,并逐步在全省推行。

2、根据知识产权审判出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我庭制定了开展调查研究的具体实施办法,就审判操作、法律思想、制度管理、案例评析等各方面内容作了较为详实的安排,增强了调研的应用性,并形成了由全庭同志人人参与调研工作的格局,提高了法官对调研工作的认识,使之用务实的精神搞调研,更好地为案件审判工作服务。

为学习沿海发达地区兄弟法院知识产权案件审判工作的先进经验和做法,加强同兄弟法院的交流与沟通,促进我省法院知识产权审判工作的进一步发展,今年我院组织成都中院、泸州中院、广元中院的从事知识产权案件审判工作的同志前往广东高院、广州中院、深圳中院、佛山中院、珠海中院、福建高院、厦门中院等省市法院,对知识产权审判工作进行了学习考察。此次考察得到了院领导的高度重视,考察过程也得到了有关法院的大力支持和配合,使得考察活动取得了圆满成功,达到了预期目的。

  3、在全庭同志均已完成大学本科学习的情况下,我庭积极鼓励同志们进行更高层次的学历教育。目前,我庭一名同志已获得博士学位,四名同志正在分别准备博士和硕士论文,三名同志正在参加硕士研究生班的学习。为了支持同志们的学习,我庭在学习时间方面予以了保障,尽量给他们创造良好的学习条件,确保他们在知识体系上获得深层次的提高。

回顾一年来的工作,我们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也看到了存在的一些问题,为此,2005年我省知识产权审判的工作重点是:

首先,我们将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进一步加强知识产权司法保护工作的通知》要求,提高认识,加强领导,进一步加强我省各级法院的知识产权司法保护工作,充分发挥各项审判职能,依法及时审理知识产权纠纷案件,充分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并配合知识产权管理和执法机关搞好保护知识产权专项活动。工作中要注意排除地方和部门利益的干扰,注意司法保护的有效性,准确适用财产保全和先予执行措施,及时制止侵权行为。对于情节严重的侵权行为,除判决侵权人承担停止侵权、消除影响、赔礼道歉、赔偿损失等民事责任外,还要根据具体情况依法给予没收非法所得、罚款等经济制裁。在民事审判工作中,注意加强与刑事侦查部门的工作衔接。在审理知识产权民事侵权案件中,发现有犯罪线索材料或者认为有犯罪嫌疑的,严格按照有关规定及时移送刑事侦查部门查处。

其次,为扩大知识产权案件审理的社会效果,在2005年我们将加强对知识产权保护的宣传教育工作,通过公开审判或新闻媒体等形式,宣传知识产权法律知识,增强全社会的知识产权保护意识。省法院还要进一步加强知识产权审判工作的调查研究和监督指导工作,帮助下级法院研究解决具体问题,排除干扰,公正执法。注意总结下级法院的有益经验,加以推广。

在今后的知识产权案件审判工作中,人民法院要进一步贯彻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贯彻中共中央十六届四中全会精神,在司法为民思想的实践中,不断把我省知识产权审判工作推上新台阶,为推进我省的“三个转变”和科教兴省的战略,为我省经济的跨越式发展作出新的贡献。

(四川省高级人民法院民三庭供稿)

文章出处:
本网发布时间:2005-8-14 23:56:54
[推荐朋友] [关闭窗口]  [回到顶部]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