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已有成就
|
法律法规
|
审判机构
|
政策精神
|
审判信息
|
案例分析
|
文书精选
|
法官论坛
|
学术讨论
|
行政执法
|
诉讼讲座
专家专栏
|
记者专栏
|
来稿选登
|
协会动态
|
网友论坛
|
国际条约
|
域外法制
|
环球科技
|
读者来信
|
对外交流
|
各地法院
照片选登
|
问题解答
|
随 笔
|
书 讯
|
站点地图
|
中文繁体
|
english
|
在线投诉
|
我要在线投诉
您的位置:
首页
- 记者专栏
江苏老品牌纷纷披“绿装”
(发展绿色食品 促进农民增收)
2005年08月14日
【字号
大
中
小
】【
留言
】【
论坛
】【
打印
】【
关闭
】
本报记者 申琳
苏州碧螺春茶、维维豆奶、镇江香醋、阳澄湖大闸蟹……江苏一大批名优农产品通过开发绿色食品实现了产品升级,取得巨大经济效益。
“维维豆奶、欢乐开怀”,电视屏幕上的母子笑容灿烂,而生产企业维维集团却有过一段笑不起来的时候。1996年之前,维维集团走过一个黄金发展期,此后,部分产品销售量开始下降。市场对食品安全和质量要求的提高,使维维瞄准了走“绿色道路”的方向。他们从原料到加工严格按照绿色食品的生产规程操作,着手产品的升级换代。1997年维他型豆奶粉通过绿色食品认证,随之产品销售逐步回升。
维维的成功受到了江苏省有关部门的关注。为了推进绿色食品的发展,该省制定了《绿色食品“十五”发展规划》,从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出发,将扶持大中型龙头企业开发绿色食品作为工作重点,促使绿色食品工作与农业产业化、农产品质量建设、促进农产品出口、农产品品牌化工作实现有机结合。
维维在市场推动下,实现产品升级,反映出不少江苏绿色食品企业的发展轨迹。苏州碧螺春茶、阳澄湖大闸蟹、镇江香醋等传统的地方名特优产品纷纷相机而动,走上“绿色”之路。以久负盛誉的阳澄湖大闸蟹为例,环阳澄湖湿地生态带的近3000名养殖户在培训合格后,手持“无公害绿色食品生产许可证”等8大证件,从事着阳澄湖大闸蟹的养殖。据最新统计,该省有效使用绿色食品标志的有312个企业的758个产品,绿色食品基地面积560万亩,带动农户逾百万。绿色食品企业产值约300亿元,实物产量约600万吨,居全国前列。
老品牌“披”绿装,还得益于政府部门的着力引导。为了调动企业开发绿色食品、有机食品的积极性,从2003年起,该省设立专项资金奖励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开发企业。2004年的方案是每开发一个绿色食品,省级财政补助1万元,每个有机食品企业省级财政补助1.3万元,共计下达补助资金420万元。苏南部分市、县也对绿色食品、有机食品的开发制定了奖励政策。
为提高市场的认同度和占有率,江苏省有关部门每年都组织绿色食品企业前往各地参加各种展销会、交易会。通过长期努力,以绿色食品、有机食品为代表的江苏农产品在北京、上海等重点城市,甚至在国外都形成了一定的知名度。为进一步打响“江苏绿色食品”的品牌,江苏还与上海的农产品销售企业联合,在上海浦东设立了专门的绿色食品、有机食品营销窗口,专门销售江苏的绿色食品、有机食品。
据悉,到2010年,绿色、有机食品将达到同类产品产值的65%。
《人民日报》 (2005年08月14日 第六版)
文章出处:人民日报
本网发布时间:2005-8-14 10:01:00
[
推荐朋友
] [
关闭窗口
] [
回到顶部
]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