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罢《探讨—华纳诉唐人街卡拉ok侵权案》一文后,我有一些与作者的不同看法,试列如下,请作者和广大网友批评:
下列各点分别与原文各观点排列顺序对应。
一. 作者所称“歧视”,“区别对待”大概是指华纳公司除了原录音制品市场售价之外,又对唐人街娱乐城要求其他费用。其实这并非歧视,因为娱乐城的行为和普通消费者本来就不同,普通消费者购买录音制品一般只为了欣赏,而娱乐城则向顾客提供点歌服务,属于向不特定公众放映录音制品,已明显侵犯华纳公司对录音制品享有的放映权。所以,华纳公司向娱乐城要求与普通消费者不同的使用费是有法律依据的。
二.作者认为购买应该“由双方协商确定”,“由出售方确定售价,由消费者自己决定是否购买”。但问题在于,就算出售方没有确定售价,消费者也不能不交钱就使用出售方的商品。这就好像一家商店的商品就算没有标价,顾客也不能拿了就走。
作者所称:“ 没有任何影音公司(包括华纳、索尼和其他的中国公司)曾经对卡拉ok的经营者增收过任何特别的额外费用。”这里我想说一下:娱乐城所购买的点歌系统的制造商并未对影音公司支付过版权费用,所以,此点歌系统本就属于盗版制品,影音公司“额内”的份额都没有拿到,何来“特别的额外费用”一说?
“mtv等影音作品一直允许卡拉ok的经营者与其他的消费群体一样,无偿使用。”对于是否“允许”,我想和作者做一番探讨。“允许”无疑有明示和默示两种方式,明示根本没有,不用多说。至于默示,华纳公司既然提起了诉讼,也谈不上默示。作者所称“允许”,大概是指华纳公司对于内地广泛侵权的现状长期不予过问。确实,这一事实带来了诉讼时效的问题。但是,华纳公司不予过问的是一种众人皆知的状态,并不涉及特定主体。起诉的则是一个特别的侵权主体――娱乐城。华纳公司可能早就知道自己的权利受侵害,但未必可以推定它两年前就知道唐人街娱乐城对它的侵权。诉讼时效针对的是具体的侵权事实,而不是一个侵权人不确定的状态。所以,具体到本案,诉讼时效大概不足以构成华纳公司“允许”的理由。
三. “卡拉ok的经营者在购买卡拉ok机器和mtv等影音作品时,特别是在购买内存式卡拉ok机器时,都属于善意的第三人。因此,他们的各项权利也都应该受到法律保护,任何人都没有权利骚扰他们。如果出现了任何责任问题,那就也应该是生产厂家和版权所有人之间的问题。”
作者提出“善意第三人”,这没有问题。但众所周知我国的著作权侵权采用的是无过错侵权原则,不论主观目的如何,未经许可使用他人作品即为侵权。所以,“善意第三人”恐怕不是好的抗辩理由。换一个角度说,卡拉ok的经营者没有履行合理的注意义务,其在购买机器时理应要求机器制造商出示相关的版权授权文件,本案中,经营者无疑没有履行这一义务。所以,其是否“善意”也很难说。
四.“ 任何知识产权作品在具备下述三个条件之一时,其权利构成就已经解体了,就进入了社会共有领域:(1)广泛流传,(2)所有人故意放纵,(3)超过时效。”
我国的法律似乎没有这样的规定(大概是我学艺不精,没有看到)。但我还是想与作者探讨一下:
广泛流传:窃以为不太可能,几乎所有的著名作品都“广泛流传”,但并不是所有的著名作品都属于“共有领域”。
所有人故意放纵:如果要证明“故意放纵”,在本案中是很困难的。华纳公司不可能没有任何版权保护措施和声明。其举证自己并非“故意放纵”,而是一直致力于版权保护是很容易的。
超过时效,无疑进入了公有领域。但作者所说的“时效”是什么时效?如果超过的是录音制品五十年的保护时效,则明显没有超过。如果超过的是侵权主张的诉讼时效,则已如前述,并对一种社会状态的容忍和对特定侵权主体的确认是两回事。司法针对的是一个具体的侵权事实,不是广泛的社会状态。
五.“首先,假设郭富城的每首歌真是值十万元(其他歌手的表演也一样值钱)”
必须纠正作者对案情了解的一个错误:华纳公司主张的是mtv中伴唱画面的版权,并非歌曲本身的版权。
对于作者在第五点中的其他观点,我的看法已如前述。
最后作者提到公众利益的问题。我认为:公众利益要保护,某个利益集团的利益也要保护,创作者的利益也许更要保护。这是一个利益平衡的问题,不是一个非此即彼的问题。具体到卡拉ok侵权的问题上,我认为,对现存的侵权现状不闻不问,既是对著作权人的无理侵犯,也是对法律的公然挑战,更与我国参加的一系列国际条约和协议不符。
所谓“价格必须合理”,我认为,价格是否合理,要由市场来决定。卡拉ok业主如果要保护自己的合法利益,避免影音公司的盘剥。可以组成行业协会,汇集同行业的力量,形成合力,与影音公司进行面对面的谈判。
言多必失,恳请作者和广大网友批评指正!如文中有言语失当之处,还请作者海涵!
顿河哥萨克
2005-03-2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