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已有成就 | 法律法规 | 审判机构 | 政策精神 | 审判信息 | 案例分析 | 文书精选 | 法官论坛 | 学术讨论 | 行政执法 | 诉讼讲座
      专家专栏 | 记者专栏 | 来稿选登 | 协会动态 | 网友论坛 | 国际条约 | 域外法制 | 环球科技 | 读者来信 | 对外交流 | 各地法院
      照片选登 | 问题解答 | 随      笔 | 书       讯 | 站点地图 | 中文繁体 | english   | 在线投诉 | 我要在线投诉
 
您的位置:首页 - 审判信息
最高检:铲除制假售假侵犯知识产权案件的保护伞
 

    新华网北京5月3日电(记者杨维汉)针对安徽阜阳伪劣奶粉案等多起恶性制假售假案件和侵犯知识产权案件,最高人民检察院有关负责人日前表示,检察机关开展打击制假售假、侵犯知识产权犯罪的专项监督活动,不但要查处直接涉案的犯罪嫌疑人,更要坚决依法查办违法犯罪背后的国家工作人员职务犯罪,打掉其“保护伞”。

    据这位负责人介绍,从近些年检察机关查办案件情况看,制假售假、侵犯知识产权违法犯罪活动猖獗且屡禁不止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有相当一批案件背后有人撑腰,对犯罪行为支持、包庇、纵容,甚至有国家工作人员直接参与犯罪。

    这位负责人指出,要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首先要求检察机关要坚决查处国家工作人员从地方保护主义和部门利益出发,干涉行政执法机关依法查办案件和阻挠其向司法机关移送涉嫌犯罪案件,为制假售假、侵犯知识产权违法犯罪活动充当“保护伞”,涉嫌徇私舞弊、玩忽职守的职务犯罪;对行政执法人员徇私舞弊不移交刑事案件、放纵和包庇制售伪劣商品犯罪的行为,要依法严肃查办;同时要坚决查处国家工作人员贪污受贿、贪赃枉法,与犯罪分子相互勾结,支持、包庇和参与制假售假、侵犯知识产权犯罪活动的职务犯罪。

    在谈到获取案件线索和办案资源整合时,这位负责人认为,各级检察机关把突破大要案件放在突出位置,通过接待群众控告、听取社会各界反映以及新闻媒体报道等多种途径,广泛了解案件信息,掌握本地制假售假、侵犯知识产权违法犯罪及其“保护伞”的底数。各级检察机关在纠正重大违法,特别是执法违法案件时,一定要形成整体,精干力量,统一指挥,重点突破,深挖职务犯罪分子。

 

 

文章出处:新华网
本网发布时间:2004-5-4
[推荐朋友] [关闭窗口]  [回到顶部]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