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中国知识产权司法保护”这一精彩、丰富、方便、实用的个人网页,我对蒋志培法官倍生敬意。而这敬意是从10年前开始产生的。
我被公派出国留学前,最高法院教育厅的张家驹带我去见见学成归来的人,说是交流交流,在我是请教。于是,在最高法院民庭与蒋志培法官见了面。经过介绍、相谈,知道了蒋志培法官是从北大荒到东北的一个法院工作,从中级人民法院的院长到最高法院工作的,公派出国赴英国留学过。这使我顿生敬意。
我俩经历相近。我是学生时期遇文革,下过乡,扛过枪,上山下乡加当兵八年回城后开始自学的。外语没敢选“哭着进去、笑着出来”的英语,而选了“文字同源”,有汉字形象的“笑着进去、哭着出来”的日语。1992年参加全国法院系统公派出国留学人员外语培训,从全国法院来参加培训的一期20余人中,只有我和王天鸿两个人是日语语种,其余的全部是英语语种。参加公派出国留学人员外语水平统一考试的结果,只有我们两个日语语种的合格,英语语种的无一人合格,由此可见英语之难。我想,幸亏我学了日语,如果学英语,肯定也是不及格。外语合格后,又经过专业审查,审查专业成果,研究方向,研究计划,经过专家组评审,层层过关,终于合格,我是我所在的阜新市中级人民法院系统公派出国留学的第一人,也是我所在的全市机关中公派出国留学的第一人。同期出国4人中,最高院、广东高院、珠海中院各一人,只有我是来自中等不发达城市法院的。我被国家教委和最高人民法院派遣到日本大阪大学作高级访问学者。越学越感觉自己所知甚少。这样的一个我,遇到了年龄比我大,学习语种比我难,出国留学比我早,已学成归来,可以请教的蒋志培,由然而生的敬意是从心底里产生的。
而后,我留学日本,攻读博士,仍心系法院,留心法院的信息,报纸、杂志上常见蒋志培的消息。审理疑难案件,国际访问交流,开拓着知识产权审判工作的新局面。身任最高法院审判委员会委员、知识产权庭庭长等职不必说,单说50岁写出博士论文,拿下博士号这一点就足使我更加敬佩。对于一位50岁的法官来说,博士号已没有什么用处,正因为如此,才更表现出人的一种精神来,体现出人生的一种追求来。无独有偶,日本也有一位叫吉川义春的法官,在任职地方裁判所所长期间50岁时写出博士论文,拿下博士号,博士论文题目是“董事对第三者的责任”,也是我所敬佩的一个人。而蒋志培身在最高法院,大概更忙吧,付出的努力,个人的牺牲也就越多吧。这个网页的“随笔”中“作者后记”里,蒋志培写到,仅将本书献给作者平凡,操劳一生的母亲。一语道出了孝子之心,赤子之情,所以我就越敬佩。
从这个个人网页上可以看出从北大荒土地上踏出的一步步坚实的足迹,是我的一点感受。
2002年10月1日 日本神户大学大学院法学研究科博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