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4年戴姆勒—奔驰公司展示的试制燃料电池车necar1,给世界带来了一股冲击波。在迄今为止的5年时间里,这家公司数次对这一车型进行改良,今年又展示了最新款的necar4,同时还先于其它公司向世界宣告,将在2004年批量生产燃料电池车。接着丰田汽车、本田技研工业、日产汽车等日本公司,以及通用、福特等美国企业也不甘示弱,纷纷表示打算在2003—2004年把燃料电池车推向市场。
燃料汽车的工作原理是,使作为燃料的氢在汽车搭载的燃料电池中,与大气中的氧发生化学反应,从而产生出电能启动电动机,进而驱动汽车。甲醇、天然气和汽油也可以替代氢(从这些物质里间接地提取氢),不过将会产生极少的二氧化碳和氮氧化物。但总的来说,这类化学反应除了电能就只产生水。因此燃料电池车被称为“地道的环保车”。
对于环保指标的限制只会越来越严格,而不会放宽。而且人们对环境的关注程度将越来越高。各厂商无论耗费多少研制资金,也不会放弃争取首批投产燃料电池车的努力。在这场竞争中失利的企业无疑将成为21世纪的输家。而且它将承受的损失远比20世纪的输家要多得多。
假设燃料电池车的投产时间为2004年,那它到底将在何时得到普及呢?
在此之前需要完成两件事,一是完善基本设施,如甲醇等燃料供应基地;二是降低成本,使燃料电池车在价格上具有竞争力。大多数人认为普及时间应在2010年以后。
|